“艾麗莎.韋延!”路飛默默的念了兩遍。漸漸的熟悉了,也覺得順口多了。
這時,女孩子聽到路飛念叨,頓時眼睛一瞪,然後說道:“記住了,以後還叫我艾麗莎就行了。”
···················
艾麗莎看見路飛那一副輕鬆地樣子,也是一臉無奈,如果是稍微有些常識的人。在聽到韋延這個姓氏時,一定會驚訝不已。她這次偏偏就遇到了這個對於歐洲曆史一點都不熟悉,甚至可以說是陌生地假英國人路飛。
如果是一個對歐洲曆史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在聽到韋延時,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因為曆史上曾經出現了一個韋延家族。這個家族在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而且幾乎歐洲的曆史就是隨著這個家族的興衰在變遷著。
在這一千年裏,韋延家族又稱做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文:Saxe-CoburgandGotha,德文:Sachsen-CoburgundGotha)是一個源自德國,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領域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比利時、保加利亞、葡萄牙、希臘、英國及其海外領地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王徽統治中心科堡、哥達、布魯塞爾、裏斯本、索非亞、倫敦
君主共4位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6位比利時人的國王、5位葡萄牙國王、3位保加利亞沙皇、2位英國國王和2位印度皇帝創立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成立(1826年)
現況公國:公爵退位(1918年)比利時:執政中葡萄牙:在軍事政變中被推翻(1910年)
保加利亞:君主製被全民公決廢除(1946年)
英國:英王下旨改姓溫莎(1917年)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父係祖先為韋廷家族。而該家族起源於現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韋廷鎮,由當時的麥森侯爵(MarkgrafvonMeiß;en)創立於1089年。1675年,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首領,薩克森-科堡-阿爾滕堡公爵虔誠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國在1680年被他的七個兒子瓜分。而其小兒子約翰·恩斯特繼承了薩克森—科堡-薩爾菲德公國。而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另外兩個公國,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和薩克森-科堡(Sachsen-Coburg)陸續於1735年和1826年絕嗣,薩爾菲德分支成員隨即繼承了這些公國。而薩克森-科堡-薩爾菲德公爵恩斯特一世於1826年將公國整合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並將王朝名字由恩內斯坦-韋廷改為薩克森—科堡-哥達,而王室人員的私人姓氏依舊保持韋廷。英王下旨改姓溫莎(1917年)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相對於中世紀的哈布斯堡是比不上的,不過在二十世紀時期,哈布斯堡可以說是完全沒落了,而韋延家族現在在歐洲的地位還是很大的,英國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屬於韋延家族,而比利時等國還在其家族的名義之下。不過二戰後英國王室改姓位溫莎後便消失在公眾的視線裏了。但至今都沒有人可以忽視他的存在。
艾麗莎看見路飛還在那裏念叨自己的姓氏,但他的表情還是一臉無知的樣子。艾麗莎氣不過,說道:“好了別念了。你記住我地名字就行了。”
“恩。對了,艾麗莎你這次來找我有什麼事?”路飛忽然想起,艾麗莎突然間出現在英國,這有些奇怪,雖然她不姓麥基遜,不一定是英國人了,但她也不一定就是英國人的。
“還不是為了你。也不知道你怎麼搞的,英國皇室找你來,你就一個人光溜溜的過來了,上次還好帶了一個舞伴,這次居然就一個人,還不是怕你等到時候丟人,所以我不遠萬裏,趕到了英國,勉為其難充當一下你的舞伴?”艾麗莎說的振振有詞,讓路飛聽的都有些想要好好感謝一下艾麗莎。
但路飛忽然間從她的話語中聽出了些什麼,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雖然沒有聽過韋延族,但是這個韋延家族在歐洲或者有著不可低估地力量,就像在美國的摩根和洛克菲勒一樣。否則,怎麼會知道這麼關於自己的事情的。
··································································求票!!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