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字儀式很快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為期一個小時的記者提問時候。
這個時候,無疑是記者們最最興奮的時候,現在記者們心中都絞盡腦汁的想著一些最最重要的問題,希望在一會可以提出來。
偌大的一個會場裏,做了近千記者,坐在主席台上的桑迪韋爾,迪加以及國務院副總理麵帶微笑的看著下麵。
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記者招待會如期舉行。
首先,進行提問的是一個來自新華社的記者,記者麵露激動的說道:“我想請問迪加先生,在塘沽的建設上,是否以中國企業員工為主?”
這件事,早已在合同裏明確的寫清楚了,塘沽的建設,基礎建設以中國為主,當然前提是必須符合建設的要求,如果不符合不會考慮,而其,幾乎整個建設過程都是優先中國。
“整個塘沽的建設上,考慮到這裏是中國,所以我們和中國方賣弄達成了協議,在優先中國本地企業的前提下建設,當然,如果中國企業不達標,肯定是會尋求國際上的合作的。”迪加說的很直接,如果在平常時候,可能會得罪人。但是現在,眾人聽了這句話後多興奮了。
在中國人看來,不就是建設一些東西嗎?中國的公司應該沒問題的,而且就算不合格,也肯定給自己想辦法把質量提高上去的。
而國外的記者知道中國的經濟有多麼薄弱,或許有些基礎的東西中國有,但是還有很多東西,也隻有他們國家才有,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光這一件事,能給自己國家帶來多少金錢。
記者招待會依舊如火如荼的舉行著,而路飛坐在家中,看著電視,一臉的微笑。張雨晴這兩天跟在路飛身邊,時間越長,張雨晴越是心驚,他發現他越來越不了解路飛了。這麼長時間,張雨晴沒喲說一句話,一直靜靜的站在路飛身邊,觀察著路飛的身邊,傾聽者他們的談話。她了解的越多,越發現,自己一個人,似乎並不能擁有他。
也許1990年的年底,是注定屬於中國的,或者說更屬於天津這個昔日繁華的大都市。
在北京關於開發建設塘沽的記者招待會剛剛結束,沒過多久,趁著世界主流的媒體都在,在中國東部天津這座城市,又召開了一次比較含蓄的新聞發布會。
路建國作為新任天津市委書記,已經在之前走馬上任,為了將要在天津展開的各項工作,鋪平各種道路。
此時的天津東北方向,還是一片低牆瓦礫之地。在不久前,新任天津市市委書記親自前來這片地方,監督這片原有居民的拆遷工作。為了安定這裏居民不滿的心理。
路建國代表市政府為被迫拆遷的每一戶相當優厚的拆遷條件。由於事態緊急,路建國不得不采用路飛指點給他的建議,親自前往這一局域,然後代表市政府,表示盡快會給所有住戶在一片環境不錯的地方,建成一座獨立的小區,供這裏原來的居民居住。而且,在小區建設的這段時間裏,政府也願意為每一戶居民提供每年2500元的租房費用。
路建國的著一係列措施下去,不說原來居住在這一片區域的居民都非常滿意,加之路建國以一市最高領導的身份親自和這些居民說明白。整個拆遷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當然,路建國在天津首先提出這種比較人性化的拆遷建議,不僅僅是整個天津一時間都在傳送新任市委書記路建國的事情。就是中央方麵也對路建國地這一項工作給與了高度的評價。
當然,這錢最後由誰出,肯定是路飛自己掏腰包了,不過好在現在的這裏不怎麼繁華,屬於那種距市區比較遠的地方,而且人數也不是很多,路飛總共的拆遷費用也沒有花去多少。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關於天津塘沽開發建設的記者會結束幾天之後,在這篇瓦礫之上。天津市政府,已經路飛這邊安排的英國汽車公司代表方麵,在這裏向全世界召開新聞發布會。
人依舊那麼多。有了北京的那件事之後,眾人對於天津這次召開地發布會。更是期待。
路飛也在一早就帶著張雨晴以及艾麗莎的整個團隊,乘坐著艾麗莎的車隊,來到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