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天地之間,一片淒涼。身上單薄的衣物,並不能驅逐已經入骨的寒風,李成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但是,這刺骨的寒冷,也令李成原本因饑餓而困頓的精神為之一頓。
李成極目望去,天地的盡頭,黃沙的遠處,一道黑線正在席卷而來。
李成不由得淒涼的一笑,終於要來了麼?李成緊了緊腰腹上的麻布條,空空的肚子在那布條的緊勒之下,顯的極為纖細。仿佛風一吹便要倒一般。但是,李成卻知道,不能倒,倒了便是沒命了。李成咬了要嘴唇,溫熱的鮮血刺激了早已空空的胃,在寒冷中僅有的一點痛覺,刺激著李成緊了緊手中的鋼刀。
無數的兵器出鞘聲、喘息聲、金屬撞擊聲響成一片,無數跟李成一樣的人開始戰前的最後準備,烈烈寒風吹散了他們破碎的薄衣,漏出裏麵饑瘦的身軀。
沒錯,他們不是官軍,而是民軍。更準確的說,叫做起義軍,而大明朝廷,則管他們叫流賊。
而李成,卻是這近十萬流賊當中,最為普通的一員。
李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這裏的,十幾天前,也就是公元2017年的十一月十一號,李成在等待著淩晨的到來,準備搶購早已被他添加到購物車的《明朝那些事兒》的大合集,但是,在等待中卻是不知覺的睡著了。一覺醒來,李成就發現來到了這個該死的世界。
後來李成才知道,他穿越了,穿越到了大明朝的崇禎年間。本來,穿越也沒什麼,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不割地,不和親,不稱臣,不納糧,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也是李成極為喜歡的一個朝代。
每次李成通讀《明朝那些事兒》,尤其是崇禎篇的時候,無不扼腕歎息,一恨東林弄權,二恨崇禎不知進退,三恨西北流賊誤國。導致泱泱華夏,大好江山,淪為韃夷之手。自此九州之地,胡風盛行,華夏之人,韃腥橫行。
李成也曾無數次幻想,穿越回大明,成為崇禎皇帝,鬥東林,滅閹黨,收東南賦稅,平西北民亂。整頓精兵,推行火器,以百萬赫赫之軍,屠滿清,定西域,收安南,複中亞。行資本,通工商,編水軍,誅日本。讓這萬萬漢人,再也不受那後世之痛苦。
但是,上天偏偏和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穿越到了明末,卻是給了一個最底層的身份,西北民亂裏麵最為普通的一個流賊。什麼華夏人民,什麼中興大明,什麼屠滅滿清,都從李成的腦子去除了。
現在,李成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活下去,不惜一切代價活下去。隻有活下去,甲申天邊才有一線轉機。
這裏是大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經過幾天的亡命生涯,李成悲哀地發現,光靠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在這個亂世生存下去的,一夥流竄的盜賊就足以讓你喪命!這是個人吃人的時代,你唯一活命的機會就是拿起武器去殺人,隻有這麼做,你才能活下去。
李成本想去參加明軍,畢竟西北民亂導致中原大地人口銳減。李成也知道,叫農民軍是抬舉,這是一夥赤裸裸的流賊。他們是活不下去才造反,可是他們的方式不是去打明軍,搶官府,而是劫掠比他們更為弱小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