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開始你就知道(1 / 2)

楚扶光回過頭時有些緩慢,墨玉才看到她的眼中泛著淚光,墨玉怔了怔有些手足無措,他最怕別人哭,他實在笨拙,不懂得如何安慰人,楚扶光動了動嘴唇,似是想說些什麼,楚扶光的聲音很小,破碎得可憐,但墨玉聽到了。

她說:“是你啊……”飄忽不定的話從楚扶光口中說出,墨玉努力地搜腸刮肚以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回答楚扶光,然而墨玉還沒開口,楚扶光就捂住胸口痛苦地蹲下身子。

“哇……”血潑灑在地上,由於是用石頭砌起來的路,血無法滲透進土壤中,順著石頭的紋路緩緩流淌蔓延,那天墨玉抱著楚扶光往太醫院趕,到後麵幹脆運起輕功,全程楚扶光都在不停的嘔血,血一口一口的吐出來。

楚扶光很辛苦,就跟恨不得把體內的血都吐得一幹二淨般,血染紅楚扶光白色的裙裳,染紅墨玉胸前的衣襟,一並染紅了他的瞳孔。

楚扶光的病實際上早已到了最後關頭,她的身體天生有缺陷,能撐到今天實屬不易,前段時間脈象之所以出現好轉的情況,相當於回光返照,特殊的是楚扶光撐到了今日,病就在她的身體裏一點點的積累。

隻要她的意誌足夠堅定,能活多一日是一日,誰都不知道她能活到什麼時候,但再長也就這兩年,今天從尚婕妤她們那裏聽來的話,對楚扶光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如同搖搖欲墜的房屋,等待著最後一陣狂風的侵襲,在某天,狂風毫無征兆地掃過,而房屋則在風雨中轟然倒下。

“楚姑娘的身子早就空了……出生時楚姑娘身體就已大不好……近日已是燈火闌珊時,又受了打擊,是急火攻心,陛下……老臣能力有限無力回天,陛下還是做好心理準備,眼下能撐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太醫號脈足足號了半柱香的時間,努力去抓楚扶光的脈象,眼下楚扶光已呈油盡燈枯之勢,保不準下一刻就會噎氣,老太醫在宮中待了不知幾個年頭,見過幾個人死去都已不記得,楚扶光現今的狀況看來,華佗再世都未必救得了她,更何況她一個小小的太醫,能耐若何。

為了騰出空間給太醫,除了楚景瑞外其他人一律在門外侯著,墨玉一身是血來雲陽宮時嚇了楚長真與慕傾雲一跳,還以為是皇宮進了刺客,得知楚扶光生命垂危,二人都連忙來了太醫院。

四周很安靜,太醫說的聲音從裏屋傳來,字字敲在楚長真與慕傾雲的心頭,墨玉身上的衣服還沒來得及換下來,胸前觸目驚心的血跡有些顯眼。

良久太醫才從房內出來,楚景瑞站在窗前,深深地望著床榻上奄奄一息的楚扶光。楚景瑞伸出手想擦去楚扶光額頭上的汗珠,在快碰到楚扶光的額頭時最終還是收了回來,父皇,當年你犯下的罪孽無論是你,還是我都無法將其贖去,為何做了那等罪孽深重的事情最後才知道後悔?

拓跋家的人被殺的幹幹淨淨,就連下人都未能幸免,嗬,這是你們做事的一向手法嗎?父皇是,太後亦是,都說夫唱婦隨,當真半點不假。

當年的拓跋家實在是淒涼,他們預料到樹大招風會引來皇帝的不滿,所以傾盡所有能給皇帝的,隻為保拓跋家能長存,誰知他們付出那麼多,還是免不了被皇帝屠殺的命運,就像太後為了奪得政權毫不猶豫地屠了楚門劍莊的法子如出一轍。

不過相對於太後的趕盡殺絕,先帝還算有點最後的良知,沒有殺了楚扶光,反而給予了她無上的尊榮,還是說皇帝早料想到楚扶光命不久矣,又小小年紀鬧不出什麼風浪?

如果真是如此,楚景瑞不禁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惡心,楚國欠拓跋家太多,楚景瑞盡力地想補償楚扶光,最後發現他所做的不過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往楚扶光傷口上撒鹽?

楚景瑞回想這些年和楚扶光的聯係,楚扶光無論何時都很乖巧聽話,道觀的生活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過於枯燥,楚景瑞多次書信給她,讓她若是想家裏,就回京城來,她到底不願回京城,甚至多次提出去雲遊四海。

楚景瑞放心不下她的身體,楚扶光屢次提起楚景瑞屢次拒絕,之後楚扶光隻得作罷,對於楚扶光一聲不響回京城一事,楚景瑞一早就察覺其中的怪異,這正是楚長真拋下皇陵的事務趕回京城的緣故。

回來前幾天時間裏楚景瑞一再問過楚扶光,為何忽然回京城,還是一聲不響的回來,提前和他說一聲他好派人去把她接回來,楚扶光的回答不外乎是太久沒回來,想沿途看看,回到後再給他們驚喜不是更好。

楚扶光的臉色是一如既往的蒼白,與以往不同的是活潑了許多,整天都有用不完的力氣般,絕不讓自己閑著,非得找些什麼事做不可,楚景瑞見她狀態不錯,太醫又說她除脈象虛弱外看不出所以然,楚景瑞才放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