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空導彈核心發射裝置(2)(3 / 3)

如SA-2導彈,導彈發射後,導彈的縱向過載使無線電引信的慣性啟動器工作,解除導彈的一級保險;導彈飛行8秒~11秒後,液體發動機工作產生的壓力使氧化劑壓力信號器觸點閉合,解除導彈的二級保險;當導彈距目標525米時,製導站發出K3指令,導彈解除三級保險,引信處於待發狀態。如導彈未與目標遭遇,在導彈發射60秒±3秒後,引信發出自毀信號,戰鬥部爆炸,導彈在空中自毀,以確保安全和防止泄密。

“響尾蛇”導彈的引戰係統設置了三級保險和遙控解鎖,從而具有極高的安全性,保證筒彈在貯存、運輸、測試、轉裝以及其他勤務處理時,戰鬥部不發生意外爆炸,並保證導彈發射時具有大於300米的安全距離。

三、戰鬥部

戰鬥部是導彈用來直接殺傷預定目標的爆炸裝置。戰鬥部通常由殼體、裝藥和傳爆裝置組成。地空導彈的戰鬥部多采用常規裝藥,少數也有采用核裝藥的。常規裝藥的戰鬥部以其殼體在爆炸瞬間形成的破片和衝擊波殺傷目標,破片的形狀多為預製的立方形、球形或連續杆形。

當戰鬥部接受安全引爆裝置送來的起爆脈衝時,戰鬥部起爆,以不同的機理殺傷目標。對付空中目標的反飛機導彈,戰鬥部多采用殺傷式戰鬥部(破片式、連續杆式);對付裝甲目標的導彈(如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主要采用聚能式戰鬥部和穿甲戰鬥部;對付地麵目標的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空地導彈)常采用爆破戰鬥部和侵徹戰鬥部。

破片殺傷式戰鬥部在地空導彈上應用最多,是地空導彈的首選戰鬥部。破片殺傷式戰鬥部是以主裝藥爆炸時所產生的高速破片群殺傷目標,由於在高空破片的速度下降慢,打擊動能的衰減慢,因此破片殺傷式戰鬥部高空威力大,殺傷範圍大,但破片式戰鬥部必須要有多個破片擊中目標的要害才能起到有效的殺傷作用。

連續杆式戰鬥部是以主裝藥爆炸時所產生的高速殺傷環切割目標,在威力半徑範圍內,對目標的切割作用具有極高的殺傷效率。連續杆式戰鬥部高空殺傷威力大,但要求製導精度較高,在同樣的殺傷半徑下,其質量比破片殺傷式戰鬥部大。

聚能型戰鬥部在爆炸時形成高溫高壓聚能金屬射流擊毀目標,聚能型戰鬥部要求直接命中目標,一般用於反坦克或反艦導彈上。

破片式戰鬥部的主要性能參數有有效殺傷破片總數、單個破片質量、破片飛散角(л)、破片飛散方向角(ф)、破片飛散初速(V0)、戰鬥部威力半徑等。

炸藥是常規戰鬥部的能源,目前常規戰鬥部的裝藥種類有梯恩梯(TNT)、黑索金(RDX)、奧克托今(HMX)、泰安(PETN)、特屈爾(CE)。

隨著地空導彈作戰空域的增大,目標速度的增快,目標機動性和防護性的增強,以及反導反巡航能力的要求,對地空導彈戰鬥部的要求越來越高。地空導彈戰鬥部的發展方向是定向戰鬥部。定向戰鬥部通過控製破片飛散方向的技術實現戰鬥部在與目標遭遇時,依據目標與導彈的相對位置調整戰鬥部的爆炸方向或調整導彈的姿態,使戰鬥部的大多數破片高速射向目標的易損部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導彈的終端威力,對目標發揮最大的殺傷效能。有些國家已將定向戰鬥部應用於具體型號,如美國的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IM-120、俄羅斯的遠程空空導彈KS-172和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A-12的改進型。

四、引戰配合

地空導彈與目標在遭遇段都處於高速運動狀態,如何使戰鬥部的殺傷物質準確地擊中並致命地殺傷目標就涉及到引信與戰鬥部的配合問題,引戰配合是所有導彈必須考慮的問題,尤其對於地空和空空導彈,引戰配合效率問題更顯突出。引信與戰鬥部配合性能的好壞,用引信與戰鬥部配合效率來衡量。引戰配合是引信和戰鬥部聯合作用的效率,以對目標的條件殺傷概率表示,它是衡量或評定引信和戰鬥部參數設計協調性的一個綜合指標。引戰配合效率通常應在95%以上。

戰鬥部動態殺傷區覆蓋目標要害部位,是破片殺傷目標的必要條件。戰鬥部起爆提前或滯後,動態殺傷區都不會穿過目標要害部位。因此,必須正確地選擇戰鬥部起爆的位置和時刻。為使戰鬥部的動態殺傷區恰好覆蓋目標的要害部位,引信應在合適的位置和適當的時間引爆戰鬥部,引戰配合特性就是指引信的實際引爆區與戰鬥部的有效起爆區之間的配合(或協調)程度。引信的啟動區應和戰鬥部的動態殺傷區配合一致,使戰鬥部起爆時,目標要害部位恰好落入戰鬥部的動態殺傷區內,從而對目標造成較大的毀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