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路難(3 / 3)

不知睡了多久,夏之仿佛聽見絲絲嗚咽,是風聲嗎?還是……

於夏之從夢中驚起,武致早已重新重新點燃篝火,向殿外張望著。木雨晴依然神情恬淡,靜靜站在武致身旁。

“武大哥,發生什麼了?”

“夏之也醒了?隻不過是些雞鳴狗盜的手段,待我出去看看。”說話間,武致昂首闊步地向外走去,木雨晴緊碎其後。夏之見狀也跟了出去。

三人逐影尋聲,來到廟外。卻見一位老婦人坐在廟門上,一邊哭一邊喃喃自語。木雨晴剛想上前詢問,卻被武致攔住。武致仔細打量著老婦人——衣衫襤褸,盡數為風雨所侵;形容枯槁,無不被歲月所蝕。不覺心下淒然,自上前去,行了一禮:“老人家,為何深夜在此?”

老婦人仿佛沒有聽見武致說了些什麼,隻是埋頭啜泣。武致躬身細聞,隻聽見老婦人不斷念叨:“難兒,孫子,你看見我的孫子了嗎?”一言三歎,道不盡的淒苦?

武致站起身來,一聲長歎。木雨晴蹲在老人身側,欲將老人扶進殿內。老人好像突然反省過來,眼睛一亮緊緊抓住木雨晴的手臂,啞聲嘶鳴:“求求你把難兒還給我,難兒,我的孫子啊!”

木雨晴聞言也是淒惻難當,轉而抱著老人:“難兒就要回家了,您放心吧。難兒平安得緊。”一邊柔聲安慰,一邊忍不住和老人一起流淚。

“武大哥……”於夏之在一旁也是看得兩眼通紅,卻又無計可施。

窸窸窣窣幾隻火把從崎嶇的山路上蜿蜒下來。為首一人走到近前看見木雨晴懷中的老婦人頓時喜形於色,“終於找到了,太好了。”身後眾人也是長舒一口氣,紛紛圍了過來。

“不知眾位……”

武致剛想說話便被為首的那人打斷了:“我們是山後村民,於大娘的孫子前兩天丟了,我們找了一天不見回來,於大娘就不聽我們勸阻非要親自出來找孫子。這不是我們又來找於大娘。幸好沒出什麼事,多謝大俠出手相助。”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夏之心直口快,想把事情問清楚些。

“嗨!說來也是可憐。於大娘的兒子女婿在難兒出生不久便身故。留下於大娘與難兒相依為命。大娘平時將難兒看得極重,含辛茹苦拉扯十來年,不成想難兒突然丟了。據說有人看見難兒去溪邊釣魚,可是這麼多年村裏老老少少都去過溪邊,從沒聽說過有孩子丟了的。而且難兒丟了兩三天了,估計也是凶多吉少。”村民邊說邊搖頭。

“那你們沒報官嗎?”

“怎麼沒報。可是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整個襄陽府半月內丟了不下十來個孩子了,官府也追查不過來。”

“你說最近整個襄陽府丟孩子?”武致神色凝重起來。

“武大哥……”木雨晴抬頭看著武致。

“你們快快將於大娘帶回去吧,免得再受了風寒。”武致又從殿內的包袱裏拿出幾十兩銀子遞給領頭的村民:“好生照顧於大娘。”

為首村民堅決不接受贈銀:“大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照顧於大娘本是村裏人分內的事,怎能要大俠的銀錢。”又看看周圍道:“大俠如不嫌棄可去村裏住一宿,總比露宿荒郊來的好。”

武致看看木雨晴,雨晴道:“不必麻煩了,明天我們還得趕路。你們趕快將大娘送回去吧。”

“既然如此,我等就告辭了。”一人背起於大娘在眾人的簇擁下往山上走去。漸行漸遠,細微的風,將“難兒”的呼聲帶往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