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土地多,但基本都做了菜園和農田和豬圈,所以他的房間特別窄小,隻有一張炕和一個書櫃,但這不妨礙他的生活,他有書便足夠了。另外,他還有隻小寵物,自打有記憶開始,這隻小白貓便一直跟在他屁股後麵,十八年如一日。
除卻書和貓,若說他還有珍貴的寶貝,便要算上他脖子上戴的一塊紅玉。玉身通體火紅,水滴形狀,由一根紅繩係著,打從有記憶開始,玉便存在了,連親生爹娘也不知道玉哪來的。
這玉卻也神奇,能辟邪驅惡,能逢凶化吉,每每遇上什麼危險,玉總會發出微光,護他不受傷害。
起初爹娘擔心是妖物,後來秘密請得道法師鑒定,才知道是神物。但這神物是怎麼來的呢?誰也說不清,法師也不甚了解,隻說:“既是有緣,便收好罷。”
被喚作“阿白”的小貓不甘被冷落,從枕頭上跳起來,一蹦一跳跳回他懷裏,偏要躺他懷裏睡,秦梓恒拿它沒轍,隻好由著它去,豈知那貓還不安分,竟張口咬著他的袖子往床頭拉。
他知道,它在催他睡覺了。他讀書讀了十幾年,這個動作它便做了十幾年,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夜夜提醒他該休息。他真要懷疑這隻小東西是不是修煉成精了,它不止聽得懂他說話,也會催他睡覺叫他起床。
鄉下窮,他們村沒幾戶人家,也就沒有人打更報時,他們家也沒有計算時間的沙漏,要知道什麼時辰,問問阿白便知道。所以當阿白催了,他便合上書,吹滅油燈,脫下外衣鑽進被窩裏,摟著阿白一起進入夢鄉。他早就習慣阿白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詠荷也已經習慣白天變成白貓守著他,晚上便施法令他睡得香沉,再變回人形與他相擁而眠。
“喵~”變回人形的詠荷衝著他睡沉了的睡顏學貓叫,得意洋洋地用發絲搔搔他的臉,看他因癢而抓了抓臉,卻不會醒來。
凡人的他若是知道十八年來一直陪他睡覺的不是貓而是個大活人,不知會不會被嚇壞呢?
詠荷習慣性鑽進他懷裏,將他的手放在自己腰上,自己也摟著他舒舒服服沉入夢鄉。在天亮之前,又率先醒來,變成貓咪的模樣,喵喵喵地叫他起床。
“阿白……早啊。”他睡眼惺忪,揉揉詠荷的貓頭,打個哈欠便起身穿戴整齊,外出洗漱,爾後回來抱著她上廚房吃飯去。
詠荷不是真貓,肯定不吃擱地上的食物,一開始她就喜歡爬在飯桌上搶他的粥和饅頭,但那時候秦梓恒還小,不懂事,所以不介意,倒是他爹娘,常常說他:“你愛小動物我們不反對,但動物髒啊!你怎麼能吃它吃過的東西?”
詠荷聽得懂他爹娘的話,明白他們的擔心,所以隻偶爾兩人獨處時會為了玩而搶他食物,久而久之,秦梓恒也習慣了,以至於長大後的現在,他竟養成和一隻貓同吃一個饅頭的習慣。
對於目前的生活,詠荷很滿足。心情開朗了,病痛也就少了,很意外這次撐了十八天沒有發病,才可以在人間陪他十八年。原本以為分手後便沒有機會再靠近他,虧得遇上他要曆劫,這才白白賺了個“十八年”朝夕相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