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意誌力是邁向成功的基石(1 /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扭轉戰局的一役,是發生在蘇聯一個小城的戰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過去兩百年來,俄國人憑著頑強的意誌力,兩度孤軍擊敗全侵略者,成為不可一世的梟雄霸主,從歐亞邊陲弱國,躍升為超級強國。

1812年,法軍揮兵直攻俄國,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不惜火焚莫斯科城,用焦土政策抗戰到底,在北國嚴冬助陣下,拿破侖倉皇兵敗,60萬大軍中活著逃回法國者僅3萬人。

1941年,希特勒率領的德軍兵分三路直攻蘇聯,不到幾個月,600萬蘇聯紅軍中的450萬被殲被俘。在亡國危機下,斯大林下令誓死保衛絕不撤退,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890天,約200萬市民餓死了100多萬人,仍然頑強地拒絕投降。更壯烈的是斯大林格勒,整個城市被敵人炸爛到沒有一棟完整的房屋,也沒有一棵綠樹。

在斯大林格勒的瓦礫廢墟中,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個小小的紅軍上士,率領全排士兵死守陣地,所消滅的敵人數量,竟然比德軍進攻巴黎時陣亡的還多!最後德軍全軍覆沒,希特勒也步上拿破侖的後塵。

沒有比戰爭更殘酷的考驗,也唯有在生死存亡間,人們才能錘煉出鋼鐵般的意誌力。

中國史書《吳越春秋》寫的是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的故事。書中最有意思的是兩個人物——伍子胥和勾踐的意誌力戰爭。

伍子胥出身楚國世卿之家,卻被奸臣陷害慘遭滅門,亡命天涯,最後逃到蠻荒未開化的吳國棲身。伍子胥強烈的複仇意誌,像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火焰:一個失去所有憑借的流亡者,誓言要消滅春秋時代最強大的楚國。他結交奇人異士,暗殺吳王僚,協助闔閭繼任吳王,並延攬天才軍事家孫武,秣馬厲兵9年,終於大破楚軍,長驅直入楚國郢都,將楚平王的屍骨從墳墓挖出來鞭屍。春秋五霸的齊、晉等大國,都不是楚國的對手,而伍子胥卻帶領一個邊陲小國,幾乎把楚國消滅,也差點改寫中國的曆史,其複仇的意誌力,真可謂無堅不摧!

越國國王勾踐兵敗吳國淪為階下囚,吳王夫差讓勾踐夫婦住在吳國闔閭的大殿旁邊一間石屋裏,叫勾踐給他喂馬,讓勾踐的妻子到宮中當侍女。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有一次,夫差感冒身體不適,勾踐竟為夫差嚐糞便以查看病情,此舉深深地感動了夫差。兩年後,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夫婦回去了。

回到越國後,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複仇的意誌,便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嚐一嚐苦味,捫心自問:“你忘了會稽的恥辱了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褥子。憑著無人能及的意誌力,勾踐終於大敗吳國,報了仇,雪了恥。

有這樣一位病懨懨的美國人。他在3歲時,得了嚴重的猩紅熱,在醫院躺了數月,後來靠著一劑強心針,勉強擺脫了死神的糾纏。18歲時,他又染上了一種怪病,住進波士頓的一家醫院。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身心俱疲的他流露出了絕望:“也許,明天你就得參加我的葬禮了!”

26歲時,他通過隱瞞病史參加了海軍。在與日本人的一場海戰中,他所在的軍艦不幸被擊沉。最後他靠一塊木板撿回了一條命,卻因此落下了更嚴重的後遺症。

30歲時,他去英國出遠差,突發虛脫昏倒在一家旅館裏。當時,英國最高明的醫生斷言他“最多隻能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