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與其叫苦,不如較勁(1 / 2)

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凡的品質正是在苦難中才能體現出來的。烈火鑄就真金,風雨成就強者,成功的路總是苦難和挫折鋪就的,不經曆苦難的階梯,就不能到達成功的峰頂。

古話說得好,“自古英才多磨難”。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獨處陋室,在牆壁上寫下了“富非所望不憂貧”的座右銘,激勵自己苦心創作。孔子的高徒顏回,家境貧寒,屋舍破陋,臥在席上隻能蜷縮著身子,他處在這樣的逆境裏卻“自得其樂”,學有所成。於是,孔子便在《論語·雍也》中留下了這樣的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讚揚顏回是一個“士誌於道而不勝惡衣惡食者”。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哪個成功者不是在苦難的洗禮中過來的。所以,既然總要麵對苦難和艱難,那麼,與其叫苦,不如較勁。

長江實業的創始人,被譽為華人第一富豪的李嘉誠所取得的不凡成就同樣是與苦難較勁的結果。

李嘉誠幼年喪父,家庭的重擔由他一肩扛起。14歲,正是一般青少年無憂無慮求學的黃金歲月,然而迫於生計他不得不選擇輟學,走上謀職一途。他好不容易在港島西營盤的春茗茶樓找到一份擔任服務生的工作。每天清晨五點左右一般人都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就必須提起精神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然後趕到茶樓準備茶水及茶點。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以上。對於李嘉誠而言,生活簡直就是一場嚴酷的考驗與磨煉,然而在苦難的考驗下,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抱怨和退縮。他深知與其叫苦,不如盡心盡職的工作,這樣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和機會。

茶樓的老板對他的吃苦肯幹深為讚賞,所以李嘉誠就成為茶樓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員工。隨後的人生奮鬥中,李嘉誠一直是以一種不怕苦,不喊累的精神貫徹始終。

曾有人問李嘉誠的成功秘訣。李嘉誠講了下麵這則故事:

在一次演講會上,有人問69歲的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其推銷的秘訣是什麼,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講台,說:“請你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呀!”

原一平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

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板,但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這也正是李嘉誠自己的人生格言和奮鬥的經驗總結,正是這種不叫苦,不懈努力的精神最後成就了華人第一富豪的傳奇人生。這種叫苦不如較勁的精神是不分國界的,所以,不隻是華人富豪,國外的成功人士一樣有著類似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