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著手裏顏色越來越黃的草,將它收了起來,三人重新走進貓兒洞,打算穿山往回走。一邊走,我一邊拿出了一個金屬球,道:“這東西是哪兒來的?為什麼會在貓兒洞?”
吳婆婆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我很少來這個地方,算準了時候才會進來采貓兒草,這東西是什麼時候、被什麼人放進來的,我就不清楚了。”說完,她憂心的歎了口氣,道:“看樣子,這貓兒洞的秘密守不住了。”
我道:“你擔心有人發現貓兒草?”
吳婆婆道:“這到不擔心,畢竟它十年才長一次,一次隻有十分鍾,下一個十年,不一定那麼巧會有人發現它,我擔心的,是你們……”
我一愣,道:“明白了,你擔心貓兒草的功效被我們公布出去?這麼好的東西,如果能加以利用,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吳婆婆搖了搖頭,道:“好事嗎?不一定是好事,你看看我……”這一瞬間,她的神情顯得特別的落寞,蒼老的臉上,透露出一種寂寥與沉重,仿佛心中壓著千斤重擔。
旁邊的魏哥聞言,道:“您老人家九十多歲的高壽了,身體硬朗,健步如飛,多少人求都求不來。”我估摸著,吳老太太身體這麼好,肯定跟白骨草有關,想想之前的瞎眼老貓就知道了。
聽魏哥這麼一說,吳婆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突然停下了腳步,道:“我給你們講個,關於貓兒草的故事。”
我正求之不得呢,當即道:“您說,我們聽著。”
她開始緩緩講述起貓兒草的由來。
清末。
天下大亂,賊軍四起,各地民不聊生,血流成河。
在一個叫方若縣的地方,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裏養了位年輕的小姐,識文斷字,知書達理。
生逢亂世,雖然出生於衣食無憂之家,但清政府末年,到處都是忙著積攢家底的貪官,許許多多富商都被栽贓上罪名,沒收家產,而那些家產,自然就流入貪官手中。
平民百姓的命也同樣賤,為了鎮壓亂軍,殺雞儆猴,各地都用起了重典,小罪重罰,重罪殺頭活剮,殺人的菜市口,幾乎每天都在行刑。
小姐深處閨中,卻深知現如今的富貴,隨時可能覆滅,亂世之中,性命隨時都可能丟了,不由日日憂愁,隻盼著自己和家裏人,能夠平安活下去。
小姐心善,一日外出上香,見山中寺廟叢林裏,有一隻皮包骨的黃貓,便給那黃貓贈了半個燒餅。
黃貓吃了小姐半塊餅,似乎知道這是個可以當長期飯票的人,便一路跟隨著小姐,最終,小姐將它收留了。
一日,黃貓調皮,溜出去玩耍,小姐跟隨而去尋找,卻不想跟隨著黃貓的蹤跡,走入了一個山洞之中,
山洞中盤亙著一條白蛇,白蛇已死,旁邊還趴著一隻身受重傷的黃貓,很明顯,不久前,這裏上演過一場‘龍虎鬥’。
白蛇輸了,小姐的黃貓贏了,但黃貓渾身是血,氣息奄奄,離死也不遠了。
PS:不更完畢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