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分(1 / 3)

心態可以說是我們體內幾百萬條神經相互作用的結果,對跟自己有關的事物所做的反應,就叫心態。可能會是進取的,也可能是頹喪的、受抑製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製它。在追求人生目標上,會有成功與失敗兩種結果,差別就在於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心態。

人生所追求的,大半會和心態有些連帶關係。現在拿出紙來,把你所希望的寫在紙上。於是,你渴望能和那個暗戀很久的人牽手、擁抱、接吻,花前月下,纏綿的需要有人在旁邊拿著盆接蜜。好,渴望愛情就是一種心態。或者,你想有錢,而且你會認為自己不是那種俗不可耐的想一夜暴富的人,於是就說自己根本不在乎金錢的多少,而要的是金錢所能帶來的愛情、自信、無拘無束及其他。這些,都是一種心態,一種渴望愛情、渴望金錢或者金錢所帶來的其他心態。所以追求愛情、追求快樂、追求主宰自己人生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引導和掌握自己的心態。搞不好一失足成千古恨,使你的人生又多了一片濃重的黑汙。

事實上,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在生活中,我們怎麼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將怎麼樣對待我們。你給別人一巴掌,人家不可能給你一塊糖;你給別人一張笑臉,別人就不會踹你一腳。如果他真的踹你了,那他的腦袋肯定被門擠了。同樣,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如果我們總是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生活也將變得出奇的順當起來;如果我們幹什麼都前怕狼後怕虎的,天上打雷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仿佛世界末日一樣,那生活總是會俯視著你,甚至對你的消極不但沒有給予同情,反而還會落井下石,看你跌倒了就上去狠狠地踩上幾腳。原來生活是吃硬不吃軟的家夥。

人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或者是最初有所行動時的心態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如此看來,生命中,想忽視心態這東西似乎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也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心態來創造。

心態其實是一對雙胞胎兄弟,一個叫積極心態,另一個叫消極心態。積極心態能發揮潛能,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是天塌下來當被子蓋的那種。站在人群中,你準能一眼認出它來,因為它腦門上寫著幾個字:信心、希望、誠實和愛心、塌實。雖然是雙胞胎,消極心態與積極心態就完全相反,否則人們為什麼總是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呢?這句話可不是一般的對,是太對了。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消極心態好像在娘胎裏就開始培養了似的,它排斥積極心態所擁有的一切,企圖奪走生活中的所有,還會使人終身陷在穀底,即使是你爬到了巔峰,它也會把你拖下來。看看,有多壞!簡直到了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地步,誰沾上它就會倒黴。同樣,消極心態的頭上也寫著幾個字:悲觀、失望、自卑、欺騙。它還有一大絕技,就是很容易做侵占人的心魔,一旦它成功地控製了你,就會得意地宣布:你這輩子完了。

百科全書上說,心態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采取的心境或姿勢,如果遇事總是保持積極的態度,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即使遇到消極的情況,你也能使心理自動地做出積極的反應,達到這種境界,你必須以很良好、清潔、有力的信息來充實你的心靈,甚至隨時保持這種狀況。

心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帶著愛、希望的積極心態,往往能將一個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帶著失望、怨恨的消極心態隻能毀滅一個人。有人能成功,是因為他能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就是成敗的差異。人生是好是壞,不是由命運來決定,而是由心態來決定,當然我們可以用積極的心態看事情,也可以用消極心態,但積極的心態激發人體中最原始的潛能,往往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消極的心態卻能抑製潛能,能讓你從一個天才變成一個十足的傻瓜。因此,我們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心態。

你有沒有想過,你腳上穿的這雙鞋子,它除了保暖、不讓你的腳紮刺兒、不讓你的腳看上去粗野、不把你一個禮拜不洗腳的習慣輕易地泄露出去、不讓人看見你前露腳指頭後露腳後跟的襪子等,還能幹什麼?你不用皺著眉頭苦思冥想不得而終。

那鞋子具體能幹什麼?首先,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做鳥窩、孵小雞,棉鞋尤佳。不用想,這是你我都玩過的把戲,比較有經驗。鞋子也可以當錘子,當我們對著牆上那顆久久無法降伏的釘子瞪眼時,也許會靈感一現,然後四下看看確實無人,趕快脫下鞋子……就這樣……哐……哐……一切搞定!鞋子還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舀水,雖然你的鞋很臭,臭到能熏死蒼蠅的地步,但畢竟小命要緊,隻好將就了。還有,鞋子可以成為教育子女的道具,也可以成為灰姑娘接近王子的手段,如果鞋子是真皮的話,鬧饑荒的時候,鞋子還可以當食物。

一雙臭哄哄的鞋子竟然能有如此多的作用,這就猶如人的潛能,需要不斷地去開發,去尋找,去發現,仿佛就像一座有待開發的金礦,蘊藏著無窮的財富,價值無比。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座潛能的金礦,就像每個人都有一雙鞋子一樣。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因地製宜,在不同的情況下去做不同的開發。在關鍵的時候把自己的鞋子挖掘出更多的救命的作用。

潛能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未使用的能力,這種能力我們稱為“潛力”,也就是存在但卻未被開發與利用的能力。美國著名學者奧圖博士說:人腦好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我們隻用了不到1%的腦力。“一個正常的大腦記憶容量有大約6億本書的知識總量,相當於一部大型電腦儲存量的120萬倍。如果人類發揮出其一半潛能,就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記憶整套百科全書,獲12個博士學位。”

根據研究,即使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人,其大腦的使用也沒有達到其功能的1%。人類的智慧和知識,至今仍是“低度開發”!人的潛能真是個無盡的寶藏,可惜的是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忽略了如何有效地發揮它的潛能。

人類的一個主要的弱點就是人們特別熟悉的“不可能”一詞,這個詞顯示出一切規則都不起作用,任何事都幹不成。這個世界不可能的事情太多了,我馬上就要餓死了,可我的真皮皮鞋是不能吃的;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總統;我的鞋子太臭,我渴死也不可能拿它來舀水喝;我永遠不可能擁有100萬……人們常常被這種消極的心態所支配著,才導致大部分人一生半窮不窮,半富不富。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呢?

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那麼浮出水麵的部分就是屬於顯意識的範圍,約占意識的5%,換句話說,95%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識就是屬於潛意識力量。就是愛因斯坦、愛迪生等我們眼裏的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過運用了他們潛意識力量的不到2%。也就是說,他們把鞋子的用處隻想到那麼幾種而已。

因此,任何人不論你聰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壞,也不論你的願望多麼高不可攀,隻要懂得善用這種潛在的能力,你就一定可以將你的願望在你的生活中具體實現。

成功總是伴隨著那些有自我成功意識的人;同樣,失敗總是伴隨著那些充滿自我失敗意識的人!成功的前提是要學會在頭腦中將失敗意識轉變成成功意識。隻要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敢於做別人認為不可能做的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創新是什麼?創新不是在別人用兩條腿走路的時候,而你卻用腦袋走路,上帝為你創造了一顆腦袋和兩條腿,就已經事先分配好讓腿走路,讓腦袋來想問題。如果你用腦袋走路了,那用兩條腿來幹什麼?吃飯?還是想問題?我想告訴你,如果你真的用腦袋走路的話,那就讓別人很難看出你和傻瓜有什麼區別。

其實創新的範圍不一定要很大,隻要找到做事情的新方法,就是創新。例如,在美術課上,給你很多的指紋,你會怎麼處理?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和創新的思維。我們可以用兩個指紋做一個人的眼睛,也可以用三個或者四個指紋做一個簡單的仙人掌圖形……

要達到創新的思考,並不需要像愛因斯坦或者其他偉人一般,摒棄一切傳統的看法。那樣對我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再說了,這個世界承載不了那麼多摒棄傳統的偉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在事業或生涯上創造突破,秘訣是更聰明地做事,而不隻是更努力地工作。要更聰明地做事,就要學會創造性的思考,並且努力落實這些想法,才能創造突破。

很多人以為成功是一小步一小步慢慢積累來的,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就像橋頭的乞討者,哪怕他再努力,也很難成為百萬富翁。但大多數人深受這個觀念的影響,將它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上,為了每天一點點的改進而感到高興。以為自己又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甚至在睡夢中或者沒人的地方就已經開始偷著樂了。事實上,它很可能是扼殺你成功的因素。看到這裏,你千萬不要哭,也不是灰心喪氣,繼續往下看,我會告訴你,怎麼樣才真正離成功更近。

以為成功是一小步一小步慢慢積累起來的這個觀念讓你為了工作不斷努力,總以為自己做得還不夠。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腦子的,上帝給我們腦袋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走路的。你有沒有用腦子想過,如果隻是循著前人的模式前進,那些偉大的產業領導人怎麼可能成為領先者?一小步一小步地做,或許是最安全的方式,但反過來想,為什麼不跳過那些階梯,創造跳躍式的突破?這樣頂多是破產從頭再來,又不會立刻死去,弄不好還狠狠賺他一把,何樂而不為!

一般人總以為跳躍是危險的,但事實上,跳躍也可以安全而快速。要創造跳躍式的突破,首先要舍棄目前慣有的商業模式,找尋周遭被忽略的機會,並且學習其他產業創新的經營模式及想法。觀察其他產業的經營模式之後,或許你會很驚訝的發現,很多原則應用到你的產業,同樣合適。最後,你將發現,花同樣的時間、人力及資本,卻可以達到更好的結果,這個結果要比你固守原則、墨守陳規要好得多。

例如,大多數人都對麥當勞的創立人科羅克的名字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科羅克並不是最先創立麥當勞的人。麥當勞最先由麥當勞兄弟所創立,但是他們未能預見麥當勞的發展潛力,因此他們將麥當勞的觀念、品牌以及漢堡等產品,賣給從事銷售工作科羅克,讓他繼續經營。科羅克以獨特的行銷策略,將麥當勞發揚光大,變成今天規模數十億美元的龐大企業。科羅克抓住了麥當勞兄弟原先忽略的機會,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因而撿到了這個看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照這樣看來,從天上掉餡餅的事並不是不可能發生,而且還是隨時可能發生,主要看你能不能及時地接到這個上好的餡餅。

如果你以為,那些成功創新的人,一定都是絕頂聰明,那你就錯了,他和你一樣長一顆腦袋兩隻眼睛一張嘴巴,怎麼就比你聰明了呢?事實上,大部分的事業突破,都是一般人在現有心智模式下產生的。關鍵不在夠不夠聰明,而在於你的態度:你是否願意抓住機會,善加利用?

那些想創新者經常把創新想像得太高深、太神秘、太複雜,並因此阻礙了他們的創新。其實創新、甚至是偉大的創新往往也是很簡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絕妙的主意,一個新穎的想法,一個改變過去模式的點子,就是創新。同樣在我們的生活裏,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東西,隻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看,找尋更簡單、更容易、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在單一之中謀求變術,就可以創造突破,找到創新。

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注定事業難以有所成就,對於一個胸懷大誌的人來說,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說不定最後勤勤懇懇一輩子卻兩手空空。因此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一開始就要給自己適當的定位,找準自己的位置,方可讓自己獲得最大的成功和發展。

你想去一家公司上班,所以同這家公司的總裁有約。他坐在桌子邊,身子前傾著說道:“如果我雇傭你,你想在哪個位置任職,又能給我們公司帶來什麼?好的壞的都說給我聽聽吧!”你會怎麼回答?你能說出那些資格、條件來?能更好地自我評估,從而自我定位嗎?也許你會說:嗨,這有什麼難的,我曾經有過幾十次的應聘經驗,早已經練成鐵嘴銅牙紀曉嵐二代了,保證一頓狂吹讓那總裁頭暈眼花。那我告訴你,你將又多一次應聘失敗的機會。人家總裁是招聘你去自家公司發展的,不是去你那裏嚐試頭暈眼花的滋味的。你比總裁還厲害?人家更不敢用你了!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那樣完美,不如把自己關在籠子裏供人觀賞豈不更加賺錢?任何公司在上市以前,都要給自己定位:將做什麼性質的產品;產品的檔次;該如何去運營企業。個人也一樣,首先要問問自己:我有什麼特別的才智和技術?我有怎樣的能力和別人競爭?我準備好付出成功需要的時間、思想和精力了嗎?我所掌握的東西還能勝任得了嗎?什麼樣的工作更適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