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零售業中,有一家很有知名度的商店,它就是彭奈創設的“基督教商店”,彭奈對“貨真價實”的解釋並不是“物美價廉”,而是什麼價錢買什麼貨。他有個與眾不同的做法,就是把顧客當成自己人,事先說明貨品等次。關於這一點,彭奈對他的店員要求非常嚴格,並對他們施以短期訓練。

彭奈的第一家零售店開設不久,有一天,一個中年男子到店裏買攪蛋器。

店員問:“先生,您是想要好一點兒的,還是要次一點兒的?”那位男子聽了顯然有些不高興:“當然是要好的,不好的東西誰要?”

店員就把最好的一種“多佛”牌攪蛋器拿了出來給他看。男子看了問:“這是最好的嗎?”

“是的,而且是牌子最老的。”“多少錢?”

“120元。”

“什麼!為什麼這麼貴?我聽說,最好的才六十幾塊錢。”

“六十幾塊錢的我們也有,但那不是最好的。”“可是,也不至於差這麼多錢呀!”“差得並不多,還有十幾元一個的呢。”男子聽了店員的話,馬上表現出不悅之色,想立即掉頭離去。彭奈急忙趕了過去,對男子說:“先生,你想買攪蛋器是不是,我來介紹一種好產品給你。”男子仿佛又有了興趣,問:“什麼樣的?”彭奈拿出另外一種牌子來,說:“就是這一種,請你看一看,式樣還不錯吧?”“多少錢?”

“54元。”“照你店員剛才的說法,這不是最好的,我不要,”“我的這位店員剛才沒有說清楚,攪蛋器有好幾種牌子,每種牌子都有最好的貨色,我剛拿出的這一種,是這種牌子中最好的,”

“可是為什麼比多佛牌的差那麼多錢?”“這是製造成本的關係。每種品牌的機器構造不一樣,所用的材料也不同。所以在價格上會有出入。至於多佛牌的價錢高,有兩個原因,一是它的牌子信譽好,二是它的容量大,適合做糕點生意用。”彭奈耐心地說。男子臉色緩和了很多:“噢,原來是這樣的。”

彭奈又說:“其實,有很多人喜歡用這種新牌子,就拿我來說吧,我用的就是這種牌子,性能並不怎麼差。而且它有個最大的優點:體積小,用起來方便,一般家庭最適合。您家裏有多少人?”

男子回答:“5個人。”“那再適合不過了,我看你就拿這個回去用吧,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彭奈送走顧客,回來對他的店員說:“你知道不知道你今天的錯誤在什麼地方?”

那位店員愣愣地站在那裏。顯然不知道自己的錯誤。“你錯在太強調’最好‘這個觀念。”彭奈笑著說。“可是,”店員說,“您經常告誡我們,要對顧客誠實,我的話並沒有錯呀!”

“你是沒有錯,隻是缺乏技巧,我的生意做成了,難道我對顧客有不誠實的地方嗎?”

店員搖搖頭,彭奈又說:“除了說話的技巧外,還要摸清對方的心理,他一進門就要最好的,對不?這表示他優越感很強,可是一聽價錢太貴,他不肯承認他舍不得買,自然會把不是推到我們做生意的頭上,這是一般顧客的通病。假如你想做成這筆生意,一定要變換一種方式,在不損傷他優越感的情形下,使他買一種比較便宜的貨。”彭奈在80歲自述中,幽默地說:“在別人認為我根本不會做生意的情形下,我的生意由每年幾萬元營業額增加到10億元,這是上帝創造的奇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