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童生站在文台上沒有爭議,於是主判官忐忑的對著副判官點了點頭。
副判官點了點頭,走到文會的主席台上:“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馬無欺母之心是父母恩情;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是兄弟感情;舉案齊眉,相濡以沫,是夫妻愛情,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發小深情。情貫穿人的一生,如今此次文會以‘情’為題綱,作詞。要求內容真摯,情感充沛。”
“現在文會第三關,詞賦文比,正式開始!”
‘哐當’的一聲銅鑼響,有人歡喜有人憂,而作為計時工具的香爐也被抬到正前方。
有的人苦思,奈何胸中情感豐富卻文筆有限,有點人想奮筆疾書,隻是胸無點墨,七平八湊,尋章摘句,難以繼續....
劉銘聽著題目,腦海中不由再次浮現那位小姐的動人神態,一副少男懷春的樣子。竟然莫名的笑了起來。
台側麵的閣樓上,周仲陽嗤笑道:“剛剛是哪家人的姑娘,把我們這位揚州蒙童小生迷得神魂顛倒?”
孫寧也是微笑道:“似乎是趙丞相的住所?”
“哦?”周仲陽有些詫異:“趙丞相早已經辭官歸隱,不理朝政,不是一直居住在南陽修身怡情?怎麼又到吳門來了?你也不知會我一聲。”
孫寧搖了搖頭:“是趙丞相的住所不錯,不過趙丞相還是在南陽,這是他的一處在吳門的宅子,宅內是他小女兒來此遊玩。記得名字換做清彤。”
“取名文藝,不錯,看樣子這劉銘似乎沒迷進去了...哈哈~”周仲陽跟孫寧相視一眼,眼神有些玩味。
劉銘聽完題目,拿著筆,腦海中一邊想著那位佳人身影,一邊在紙上寫道:“點絳唇·蹴罷秋千
蹴罷秋千,
起來慵整纖纖手。”
想到這裏,劉銘不由又是懷春一笑,腦海中想起那趙小姐的活潑姿態。接著繼續寫道: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
主判官拿著官印,用官氣籠罩全場,這下各位童生的詞賦才氣就可以顯現出來。
可是,剛剛完成這個步驟的主判,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劉銘這個地方,文台之下,原本還有七七八八的議論聲也安靜下來。這仿佛形成一個效應,周圍也跟著安靜起來。
周圍街道上,兩旁閣樓,酒樓內的人全都安靜下來,在帶動中盯著文台上,眼神中充滿著驚訝。
處在劉銘右手側的袁天,感覺有人注視在這裏,一抬頭就看見無數崇拜的眼光,心裏不僅有些自鳴得意:哈哈,我這詩文在官印之能的顯現下,還未寫完,就已經有一尺多的才氣,很可能寫完就逼近‘達府’層次,到時候....
突然台下有人忍不住感歎道:“竟然已經‘達府’,逼近‘鳴州’了,天啦,我沒看錯?童生詞賦如此了得?”說著還又用手揉了揉眼睛。
周仲陽和孫寧本來還在喝著小酒,等緩一緩再觀看文台上的情況,可是隨著這原本喧鬧的街道突然安靜下拉,這兩位的視線又被吸引出去。
縣丞趙景唯在主持文會的相關事宜,現場上,也是抬頭看著劉銘,一臉驚訝和震撼。
台上袁天摸了摸腦袋,心裏美滋滋的:“哈哈,這下你知道我的厲害了...不過,咦?我的詞賦好像還沒有‘達府’啊,怎麼回事?”
袁天再仔細察看眾人目光,發現他們的焦點都不在這。疑惑的順著目光,然後轉頭,就看向了劉銘。
劉銘正沉浸在對趙小姐的美好回憶中,仿佛沉浸在特殊的幻境,思緒愉悅的在寫詞。隻見宣紙上繼續出現幾行字: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原本已經兩尺三寸的才氣,當寫完這具‘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之後,那才氣猶如井噴之勢,一躍而起,那兩尺三寸的才氣就變成三列一尺長的才氣,並列的出現在宣紙之上,隨後那接下來一列才氣也在急速增長,五寸,六寸,七寸...開始緩慢起來,不過還是有勢頭。
才氣又向上艱難的竄了一會兒,到達八寸了!這時不知道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句:“倚門回首,青梅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