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資秀才(1 / 2)

隻見原本散發著官印之氣的吳門縣縣令印,此刻在學宮院監考房內不斷旋轉,大量的本源之力從其中成一縷縷的能量向遠處飄去。當然這種官印的能量感應隻有為官之人才能感應,而且官位越高,距離越近,波動越大。

在場之人可沒有白丁。包括縣丞,主薄,縣尉在內的官員們,此時眼神中充滿震驚。

正在巡查東部王督郵此時也是一臉震驚,難道是我感應錯了?

那在空中奔騰的官印本源在空中引起了共鳴,同時那學宮院前院內,無數儒家或是法家的文獻書籍,全都像受到感應似得,如百鳥朝鳳般,形成一股以劉銘為中心的能量彙聚風暴。

劉銘猶然不知,繼續寫著禮記這道題的題尾:“所以,孔子曾雲:“徒善不足以為敬,徒法不足以自刑”。孔聖之言,對如今任有借鑒意義。隻有不斷豐富禮的內涵,才能盡最大可能的發揮禮的作用。”

官印本源劉銘是感受不到,但是當身邊有美好事物時,渾身舒暢的感覺那是有的。

此刻的豫章郡東部督郵王督郵,感應著那些從縣尊官印中湧出的本源,攜帶書籍才氣,如百川入海般湧入劉銘的房子,略微有些感歎:“俞兄,你們之間的恩怨,我不管了。這個人打壓不起啊。”

官印本源和其他才氣不斷湧入劉銘體內,劉銘感覺身體內莫名的舒爽,文宮內,那宮牆似乎不斷在加固,原本有些傾頹的牆垣,也是在這股莫名的能量中洗滌,感覺不斷變得堅固起來。

文宮的正廳內放著劉銘的塑像,此時上麵神光熠熠,那塑像前擺放的文房四寶也散發出明亮的黃光,慢慢充斥著一股淡金色,飽滿卻不刺眼。

塑像原本穿的一身儒士的童生袍,在那金光包裹之下,一秒,兩秒,大約十幾息過後,退卻後的金光顯得有些暗淡,而塑像上的裝束也重新換了裝束,變成一身秀才服。

黃色能量在劉銘文宮內遊蕩一會兒以後,慢慢變化成金色光芒,一部分被劉銘吸收後,大部分又從劉銘體內溢出,奔回那原本的官印之中。

此刻的周仲陽一眾人等正站在天字甲號房的入口處看著劉銘這個方向。

“天資秀才,果然是劉銘...”周仲陽感慨道:“這楚國第一秀才恐怕非其莫屬了。”

餘下眾位官員神色中掩飾不住的震驚:“天資,什麼?天資秀才?那可是百年難得一見!”

天資秀才這在曆史上都出現不多的身份,別的不多說,單單揚州這塊地方,近五十年來就沒有出過天資秀才這回事!

整個南方,近三百年來,就在吳國揚州出過一位,名為楊成龍,還在前七十年。當年僅僅憑借秀才文位,在七國文會上一舉挫敗其餘六國舉人,詩詞歌賦無人能敵,當然那位天資秀才那還有另外一個外號,叫做“楊鎮國”!的確是有鎮國之資。

可惜木秀於林,風必吹之。後來在其成就舉人文位時,同樣是七國文會,聽說遭人陷害,被其他六國老輩進士聯合逼得文鬥,文宮碎裂而死。

如今的周仲陽似乎想到了什麼,沉聲的說道:“老夫決定將此事上報左相,同時今日之事,我們四人共知。如果誰敢把這個秘密說出去,休怪老夫心狠手辣。”

可惜,周仲陽也算漏了這位東部督郵王督郵。

劉銘穩了穩心神,休息會大腦,看了看時間,為期一天的監生試,劉銘在中午吃完午飯後,繼續看向答卷的最後一題。

不得不說劉銘的速度還是比較快了,很多考生可能現在還在思考禮記這道大題,如何破題和理解題意以及把握中心,即在不出現關於題目的禮記原語,又很好的利用儒家經典來解釋題目。切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