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戰事將發(1 / 2)

考房的閱卷室內,此刻考卷已經劃分完畢。經過官印用才氣刷選後,如今卷子分成幾堆堆積在文案之上。

不過如今的答卷,上麵泛起的波動各不相同。那些微光有多有少,其中最高的才氣四尺高,而接下來的接近兩尺多的才氣,兩者相差極大。

周仲陽和餘下兩位主考官,有些迫不及待的打開才氣最高的那一份卷子,最先看的卻不是最後的詩文部分,而是考試第三部分,禮記。

看完題目,周仲陽對著兩位考官說道:“今年的禮記題目難度頗大,光從破題上就花費腦經,這禮記篇答題,可絲毫馬虎不得,能出色完成答題的,可謂是有大才。”

三位考官相互之間看了看,那兩位主考官有些迫不及待的拉過試卷,似乎更本就沒理睬這周仲陽,那意思好像在說:廢話!

“時代發展,先有周朝分封製,後有秦漢郡縣製,不同時期,禮都有其特定的表達意義,所以要用長遠的角度看待問題。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曆史前行的角度來看,每個時代,都要不斷革新禮的基本含義,增添於‘禮’新的內涵...正所謂“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

“秒!”其中一位考官有些感歎:“好一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人目光長遠,又務實避虛,分析角度準,理解事物的角度也高!”

周仲陽也有些讚賞的點了點頭:“答題開篇提綱挈領,總起全文,其中分別以三點論述,最後回扣禮的本質和實際,可謂是名篇之一,二位大人,如此詩文,我三人連名舉薦如何?”

“無妨!此等詩文上《楚報》情理之中!我願意。”

“無異議!”

周仲陽哈哈一笑,轉過試卷,有些喜滋滋的道:“禮記篇看完了,可還有鎮國詩文,老夫先讀飽眼福,仔細品讀一番。”

“哎,周大人,如此優秀詩文,應當大家賞析才是。”其中一位主考官本來還在回味那禮記的解答篇,突然發現卷子被周仲陽順走,最重要的還忘記了那首鎮國詩文,那才是重頭菜。而且聽說今年監生試的詩文難度也非同小可。

兩位主考官趕緊挨著周仲陽一起觀賞那詩文題目,眼神中不是露出讚賞的神色。

三日時光轉瞬即過,今日可是放榜的日子。劉銘早早的起了床,完成早晨的閱讀量後,帶著左童,優哉遊哉的向著學宮院這麼趕。

雖然是正午放榜,可是一點不影響生員們的激情,公示榜前早早的擠滿了人。劉銘還離學宮正門有些遠,就碰到了王子威,李盛華等一幹人。

“銘兄?這次監生試可有把握?”王子威問道。不過隨即搖了搖頭:“你看我,天資童子,也應該問你是否獲得幾甲才是。”

李盛華也是點了點頭,有些讚同的模樣。

“子威兄誇大了,”劉銘笑著搖了搖頭:“隻能說盡力而為,不敢有穩中之語。”

還想再交談幾句,突然一聲鑼聲響起。“放榜了,放榜了!讓一讓啊。”

眾人急忙的向著文榜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