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請將激將(1 / 2)

城門外,說是十裏,其實也就六七裏的樣子,就駐紮著此次敵軍的中軍大帳營,而前方五裏似乎駐紮著先鋒官的軍馬,人數兩千左右,正在此處小憩。那些人搭建著帳篷。周圍雖然有警備,但是都是一副懈怠的樣子。

的確,敵方大軍征吳門縣分江口的水師,那五千軍馬都是一擊擊潰,而如今這吳門縣內的人馬還不足五千,更還沒有水利,隻能老老實實地龜縮城牆內,對於先鋒營內的人來說已經不成氣候。

在如今的吳國先鋒將看來,領著這個先鋒將的頭銜的作用,就是將來坐等領軍功的。可謂是躺著也能領軍功。

北城樓上,以周仲陽為首的一行人站在城樓上,周仲陽感歎到:“如今吳軍勢眾,我縣兵力不及,而昨日徐都督兵敗之事,已被敵軍以箭矢攜信射入城內,雖然暫時被壓製下來,可一旦敵軍整頓兵馬,集結完畢,到時候一舉攻城,恐怕,到時候雖有城牆之利,也難……”

周仲陽作為被任命在這交界的縣令,不得不說,對局勢看的十分透徹,此次問題也是一針見血,縣丞趙景唯,主薄孫寧皆沉思不語,這時候,徐都督也是登上了城樓。

周仲陽潛意識的看向劉銘,似乎在周仲陽的印象裏,劉銘的主意多。

劉銘看著城外幾萬人的軍馬,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麼大場麵,腦子裏還有些發怵,的確壯觀,可是這些都是想要攻入城內的敵人,劉銘可不認為,這些攻入城後的士兵會是什麼善男信女。

現在看到周仲陽的目光,劉銘回過神來,仔細的想了想,眼中靈光一閃。周仲陽很好的捕捉到了:“劉銘,你是否想到了方法?”

眾人全都看向劉銘,就連剛剛上城樓的徐都督也是一樣,不過這位都督和三位校尉明顯有些質疑。

劉銘想了想:“縣尊大人,注意沒有,不過我在想張遼張文遠。”說著眼神轉向了徐都督和三位校尉。

其中一位姓馬的校尉有些萌:“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想些其他,這與張遼有什麼關係?怎麼能想到那裏的?”

很快旁邊的一位校尉在其耳邊低聲說了什麼,那馬校尉看了看劉銘,很快低了頭,一旁的徐都督似乎十分猶豫,也不多說話。

孫寧聽著劉銘的建議,眼中一亮,再看向城外時候,眼中神采連連。

趙景唯直接感歎道:“秒啊,此計可行,對麵如今駐軍,難免混亂,如出奇兵一擊之,有很大把握取得成效,到時候如果能挫動敵軍士氣,又能安穩我城軍心,到時候守城有望!”

周縣令本來注視著前方戰場情形,此時轉過身看著徐都督一臉猶豫不決,至於另外三位校尉更是目光整齊,眼對鼻,鼻對口,口對心,一幅臉不紅心不跳的模樣。

周縣令當然不會讓三位校尉出城,這三位‘兵王’兵位,兵位不及徐都督的‘兵將’兵位,武藝膽識與徐都督相比,更是遜色不少,此刻如何請動徐都督成了關鍵。

水軍都督官職不比縣令小,那也是能轄軍五千的水軍中級將領。

隻見周仲陽慨然歎息:“雖有良策,恨無良將,非吳門之福啊。”

那徐都督拳頭緊了緊,一臉不忿,但是又不好爭論什麼,頭側在一邊。周仲陽見有了反應,語氣再一步加重:“隻可惜有心護城,無力力行,可憐了那吳門水師的幾千弟兄...哎...”

“周大人,何出此言?”隻是的徐都督似乎被戳中疼處,隨即決定了什麼,變得一臉堅毅,臉色沉重:“我徐崢軍旅一生,卻眼看幾千弟兄命喪敵手,實屬羞愧。如今敵人就在眼前,怎可放棄?亦請大人借我戰馬,殺入敵營,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哎,徐都督體恤士卒,眾所皆知,何來羞愧之言?況且徐都督有傷在身,不易多勞,還是靜養身體為宜。”周仲陽推辭道。

“周大人,本將雖然有傷,但是此等小傷,何足掛齒?隻要周大人借我戰馬,本將就是單槍匹馬,也要殺他個七進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