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鄉試懸機(1 / 2)

一路無言,那段小插曲很快在劉銘的腦海中消散,休息一夜,第二天清晨,在劉銘有些激動和迫不及待的心情中,劉銘帶著左童一起登上馬車,向著豫章方向前行。

快要鄉試,劉銘每天起床都比較早。

日近正午,經過一早上的車旅奔波,劉銘終於是達到了豫章。隻見豫章的城門樓,雄偉壯闊,那城牆高聳,城門高大,無不給人一種氣派的感覺,比吳門縣的城門無疑氣派許多,劉銘倒是十分好奇,這古代工人是怎樣堆砌如此雄偉的城牆?

行走在城門內,城內街道是用青石鋪成的路,路道十分廣闊,沒有鄉間小道的那種顛簸感。街道兩旁,小販的吆喝聲,酒樓的牌匾,攤販的攤點,還有各色各樣的行人……

這裏到是一幅熱鬧的景象,劉銘帶著左童尋著一處名為‘福雲客棧’的店住下,這已經是劉銘找的第三處客棧,看樣子,因為鄉試的原因,這豫章城內住宿的生意倒是火爆。

劉銘還屬於來的比較早的一波人,後麵的人估計更難找到住房。現在這個時期,秀才也開始跟大白菜一樣,劉銘隨處一溜達,都是儒袍長袖,處處白褂子的儒生,或許,現在豫章這裏的秀才,還真不值錢。

逼近正午,劉銘也是腹中饑餓,來到客棧下擁擠的酒樓,裏麵已經坐滿了人,當然還是儒生居多,劉銘帶著左童坐下一處地方,小二還沒過來,就傳來周圍一些同桌之人交流的聲音。

“在下天寶元年銅陵縣案首。張三”

“在下天寶三年武陵縣案首。李四”

“在下....”

劉銘有些汗顏,的確,這一州幾郡,一郡內那可就是有十幾縣,有些人口密集的地區,很可能有二十多縣,這一縣來個監生試,就一定會出一個案首。這一年一次,一次一州內就有近百的秀才案首,現在出了這麼多案首也不足為奇,更可況這監生試每年一考,要是國家要有喜事,還會賜考,也就是額外考試的機會,現在這鄉試聚集起來如此多的秀才,也就說的通了,而這裏的秀才也就跟青菜蘿卜真沒什麼區別了。

現在這裏聚集的秀才們,年齡劃分可就十分大了,有的老秀才甚至還要追溯的上一代已經老去的楚王,劉銘想了想,額頭有些暈眩,抹了抹汗,避免這文人行禮的麻煩,趕緊抓緊時間吃完,然後出去透透氣。

隨著越來越多的文人秀才趕到豫章郡城,來參加鄉試,這豫章郡內人越發多了起來,當然,街道上也出現了更多衙役,進行戒嚴。

豫章郡太守府,現在虞姬玄手下的人正在向虞姬玄稟報:“大人,如今城內似乎流傳著一些不好的風聲。”

虞姬玄依舊平平靜靜:“哦?是何啊?”

“有些秀才之間說是有今年科舉策論的題目,並且明確指出題目可能與七國格局有關,似乎,似乎還牽扯到今年揚州主考官,鄧成鄧大學士。”那下屬有些謹慎的說道。

“馮曉啊,你跟了我多長時間了?”虞姬玄現在突然拋出一句摸不著頭腦的話。

“稟大人,小的已經跟隨大人十年了。”那位名為馮曉的官員有些遲疑的說道。

“當豫章主薄這麼多年,你應該知道,那些話該聽,那些話不該聽,不是嗎?”那虞姬玄話語中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不過馮曉的背後已經有些汗漬。那虞姬玄停下手中的毛筆,抬起頭來:“這每年鄉試之前或多或少有些考生會對科舉試題進行猜測,但是,猜測也僅僅是猜測,猜對猜錯都無傷大雅,懂?”

“小人明白。”馮曉很快單膝點地,雙手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