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後山生活(1 / 2)

“大哥這就是日後我們三個居住的地方嗎?”蘇三一臉迷茫的望著眼前的茅草屋,或許是天公為了應景,忽如其來一陣微風刮過‘嘎吱’‘哐當’一連竄響聲過後,眼前的一間大小破敗的茅草屋衡量也終究年久失修,徹底腐敗留下一堆殘垣斷壁。

“唉,報複來的這麼快嗎?”夏青石忘不了臨走時,那分配二人陰鶩的眼神,也忘不了一路上,管理田間地頭的幾個師兄在每每給幾個孩子分配住處時關切的叮嚀,那般的和藹可親,可是輪到自己三人,隻是一副落寞的平淡“拐過山頭,一條小溪旁邊就是鬼哭嶺,你們自己去吧,對別人還有交糧任務,你們三個就算了,按月過管理處領糧就行了。”

“蘇三多吉打起精神 ,最起碼我們有了安生之處,不用再流浪無家可歸了不是?”夏青石安慰兩個小家夥,率先動手開始拾掇起來。

所謂的鬼哭嶺後來夏青石三人才知道這是曆屆師兄弟對於此處的蔑稱,此地距離教門山門正中心數百裏之遙,已經屬於教門最外圍的位置,但凡隱修教門都有聚元陣法,可以自發運轉聚攏天地元氣,為一眾武修所用,而陣眼恐怕就是各個教門最為核心之地,反饋到六道門身上,隻怕就是在那輪回峰上,越往外圍,隻怕聚攏的元氣越少,武人的修行也就越發困難。

雖然凡武級數的凡人修行不用元氣,可是一眾地裏的靈物,哪怕就是五穀雜糧的生長,也是元氣越盛越好,反饋到一眾弟子身上,就更簡單不過了,誰收獲穀粒飽滿的食物越多,得到教門兌換賞賜的丹藥越多,身體調理的越好,日後進階武徒的機會也就越大。

而最為悲哀的就是,這鬼哭嶺乃是教門弟子公認的貧瘠苦寒之地,一把穀子灑下去,數月之後收獲季節可見端倪,還不足臨近田地的三分之一,就更莫提元氣更為濃鬱的靠近教門山門的土地了,差距太過巨大,一應收獲自己吃都不夠,更不要提換取賞賜丹藥了,更是做夢,隻怕長此以往,一年兩年,或者三五年之後,眾人的修為差距就尤為明顯了,而事實也是如此,鬼哭嶺在一眾弟子曆代口口相傳中號稱六道門普通弟子的墳墓,自從建教以來,此處就從來沒有出過一位武徒,簡直就是末日墳場,隻有倒了大黴的人才會被派到這裏。

或許是因為孤兒的適應能力較之一般孩童要強的多的多的緣故,兩個小家夥聽到夏青石的鼓勵後,並沒有絲毫的哭鬧,紛紛上前搭手,夏青石此時雖然修為大不如前,但終歸底子還在,還有凡武五階的修為,獨自一人撐大梁,砍樹劈柴,擔水,三人忙活了好幾日,再次在原址上建起一座像模像樣的木屋,三間臥室,外帶一間獨立茅房和廚房,住處算是有了基本的著落。

按照之前的安排,教門每隔一個月都會組織一眾弟子前往各個區域聚集,由一些內門弟子下山傳授基本凡間武藝,畢竟還未突破武徒,體內不能聚集元氣,就算傳授武法也是無法施展,故而對於夏青石等人來說,雖然掛著六道門這等隱修教門弟子的頭銜,多少是有些有名無實的。

不過也是因為鬼哭嶺距離其他地域都不相連,而且還要翻過一座山,路途極遠,加之夏青石等人擺明了這輩子也在修武一途,毫無指望,自然也就不受一眾師兄待見,縱然聚集也不會有人主動前去呼喚他們,久而久之,除了開始的幾次,夏青石帶著兩個小家夥外出領取過幾次糧食之外,就再也沒有露過麵,無人提起,荒山野嶺,死了也不知道。

在外人看來鬼哭嶺是一座絕地,但是在夏青石看來或許也並非如此,遠離塵囂,浮華的人煙,山清水秀,鬼哭嶺也算的一處不錯的修生養性的好去處。

最主要的是,自從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夏青石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舒暢,雖然說不明白,但是這種感覺卻是真實存在的,畢竟道傷時而發作,五髒六腑妾身的疼痛使然,突然一下子減輕,哪怕是一絲一毫,夏青石也能感受的一清二楚。

雖然元氣異常稀薄,當然也是相對於凡間而言,但鬼哭嶺相對與其他弟子種植的田地唯一的好處就是地大,而且是超級的大。

小溪環繞的河灘肥地足足有數百上千畝,水草肥美,野禽,走獸也是頗為常見。

若非眾人所種植的穀物對於生長條件,元氣的稀薄要求極為苛刻,嗬嗬,這等人間聖地,又還用擔心產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