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章 北軍信使(2 / 3)

盧晨光的臉色再一次凝重了起來:“怎麼還是跟方雲暉有關,看來這家夥就算是跟玄道一樣的隻對法術實驗著迷,我們還是要時刻都不能放鬆警惕,以後關注他一舉一動的事情就交給你辦了”

朝廷親衛軍的精兵五萬,打出了“敕命欽差公爵方”的旗號。方雲暉換了一身華麗的鎧甲,在京師北門,與前來送行的兵部尚書、十殿下辭別了之後,雄糾糾地在大周第一精銳之師的拱衛之下,北上而去。

跟在十殿下和兵部尚書身後來送別的臣子表情各異,欽差頒旨,此番去,不知道是頒旨,還是征討?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帶五萬兵,去直麵李承魁這個變態屠夫的十萬鐵甲精銳,這決定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方雲暉騎在馬上,左顧右盼,手下雄兵五萬,軍令如山,行軍的路上隻聽到人馬的腳步聲音,竟然半點喧嘩都沒有。方雲暉回過頭來小聲地向冰娟說:“冰娟,你覺得我帶這支部隊如何呀?”冰娟皺了皺眉頭回答:“主人,如果我看來,這部隊,還算不上是你帶的人馬。全軍真正的兵權,全都掌握在那個都督手裏,他們不過負責‘保護’你這個欽差大臣罷了。我有點擔心,萬一李承魁那頭不聽聖旨的話,那麼”

方雲暉揚鞭哈哈大笑說:“你大可以放心,有公子爺方雲暉在這裏,遇到什麼情況都自然有變通的辦法。”

大隊的人馬曉行夜宿,一路向北開拔,根據最前麵的哨探報告說,李承魁十萬雄師,一天前便已經陳兵布陣在百裏之外,按兵不動。而方雲暉接連派出去的五名前去召他前來迎接欽差的信使,無一例外地都是一去不回頭,估計是被李承魁扣押了起來,北軍既無明顯的造反的意思,也沒有半分來接聖旨的苗頭。

方雲暉聽了哨探從前方帶回來的消息,回頭問軍中的指揮者、都督馬明召說:“馬明召將軍,八殿下的人馬現在如此做法,按你的意思咱們下一步應該如何應對才好一些?”

這個叫做馬明召的都督是個四十七八歲來歲的將軍,看上去既沒有剽悍威猛的驍勇,也並非那種深謀遠慮的智者,看起來有點兒像是如何形容呢?他有一點反應遲鈍。但是方雲暉卻知道,這個馬明召都督,絕對不是遲鈍的人!方雲暉記得自己前世有一個“呆若木雞”的成語,那是用來比喻一個人被驚呆時候的神色,又可能是反應遲鈍,可是這個成語的出處,卻並非是這個含義!原意是說玩鬥雞指示,有一類雞被訓練到頂峰的時候,會看起來仿佛木頭雕刻一樣不會動,但是在鬥雞場上,任何同它比試的那些鬥雞,看到這一類雞,都會望風而逃,根本就沒有膽量與之較量。

眼前的這個馬明召都督,絕對就是這一類型像是木頭的鬥雞!方雲暉欽差頒旨,戰也罷和也好,可能馬明召都督無法做出任何決定,可是行軍打仗,太子李承嗣殿下,是斷然不會把五萬朝廷親衛軍交給十六歲的方雲暉來指揮的。還有,可不要忘記了,對太子李承嗣來說,存在著另一個心腹大患——忠武侯爺。

忠武侯爺在神策門兵變以前,對秦王殿下和晉王的態度,一直就沒有明確看出來。而眼前的局勢,誰知道這位大周朝中軍銜已經是督帥了的方坤是被八殿下李承魁挾持了呢?還是跟他幹脆一同起兵叛逆了呢?一旦父子聯手,方雲暉陣前倒戈了就完了。所以這個馬明召都督,絕非僅是一個指揮的帥才,更應該是李承嗣的心腹之臣,看似遲鈍,卻應該極有隨機應變之才。這一次頒布聖旨,其中的可能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