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知而不識他是他(1 / 2)

絮叨了陣子,交流了許多書道上的見解與經驗,遂相互作告別,各自遠走忙各自的事去。

側旁竹影搖曳,經風吹得沙沙細響,韶旭就沿著這竹海小道朝內裏的墨池走去,路途得見許多駐留人。

他們都在這深處練習書法,龍飛鳳舞,又筆力蒼勁,勤奮編織著屬於自己的或者當世其他人的事例。

甚至,少旭還注意到有人正代天撰寫當紀史記,而那史記裏就有他的故事,他的風骨,以及他的頗多見聞。

且配有繪畫:瞳眸深邃,孤影修長,麵容星雲籠罩,輪廓傳神極其。

那仗執的曾有顯於修行路上的三尺青鋒,錚錚模樣更是淋漓還原,右下尚題如詩的七字——劍光霍爍鑄鐵寒。

引青衫客側目不已,複歎:“高看。”

認為世人太高看了他。

所幸沒有人聽見,不然肯定要起一陣爭執。

低調緩至書池邊,而說是池其實也不盡然,規模約有湖泊之大,隻是按照大家後院的池塘樣式仿造。

邊緣砌青石,還有墨魚躍水麵。

許多人就憑此岸席地而坐,一邊神想著胸懷錦繡,一邊揮掄飽熏湖墨的狼毫狂草。

韶旭尋一方偏僻的位置同坐下。

伸出手,這間小天地就化一頁紙張出,外觀很奇特,質料亦稀奇,背為未削的竹麵,可正朝卻又是實在的白紙。

為少旭接住。

幹幹淨淨,質感細膩。

鋪張地麵上,躬身彎脊覺難受,便置放虛空間,高度微妙得合適。

“寫什麼好?”

綽青鋒筆沾了沾書池水,韶旭端持著,眼觀白紙,心中沉吟,一時不知該作何內容練筆最合適。

思忖半晌,有了主意。

“就整理下劍道真解罷。”

劈,即一豎;砍,即一撇;刺,即一點。

側、勒、努、趯、策、掠、啄、磔,他以這永字八法,書法筆畫之大體,還原了劍道十二真解中的八項。

頓了一頓,剛要添補。

紙張開裂,那是承受不住如此銳利的意。

韶旭麵色微變。

驀然有意誌降臨,穩固住紙張不裂,強行彌合上,又顯象了一支筆過來,是為木製,隱有梨木香。

沒急著接過,少旭遞青鋒書池裏。

而這次,青鋒沾染上的墨隨他念頭而退,有如已為風幹,這才被他收揣懷內,轉手穩持木筆。

又舉在半空,觀量了一會兒。

卻搖頭,“不行。”

旁邊,被天賜異象吸引住的人問了,“怎麼個不行?”

少旭朗笑,揚了揚手中物道:“這筆不行,之後還是要壞。”

別人則不信。

青衫客沒有用嘴回答,而是以事實證明,沾了沾墨,以持劍的姿勢落筆煥然紙張上,剛要展現“攪”之真解。

“喀嚓!”

筆杆開裂,木屑漫天。

引動一片錯愕與驚呼。

“他到底在書寫什麼文章?!”有人叫。

不是他看不到,而是他看不懂。

在他眼裏,少旭紙上所書隻是一些潦草得連字都算不上的鬼畫符。

更有境界低微者,隻見白紙流溢霞光,護得內容嚴嚴實實,無論再怎麼睜大眼,也看不清裏邊文字。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