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取來一張麵巾紙,一個硬紙板做的圓筒(裝羽毛球或蠟紙的圓紙筒也可以),一根橡皮筋,一根棍子,再找一些沙子。用麵巾紙包住圓紙筒的一頭,用橡皮筋把紙固定,然後往圓筒中倒入8厘米左右高的沙子。這時,媽媽對張力說:“現在一切準備好了,你一手握圓紙筒,另一手握住棍子,把棍子插入裝沙子的圓筒裏,然後使勁,看看你能把封在另一頭的麵巾紙弄破嗎?”
張力心想麵巾紙那麼薄,肯定會弄破的,可是他努力了好多次都失敗了。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因為張力用在棍子上的力沒有全部傳到麵巾紙上去。由於沙粒之間有許許多多微小的空隙,當張力把棍子往沙裏捅時,沙粒彼此相互碰撞,把力傳到了其他方向。沙子受到了一部分作用力,並把剩餘部分的力分散開了,這樣力就被分散到整個圓筒的各個表麵,隻有很小很小一部分力到達麵巾紙上。因此,不管張力使多大的勁,也無法用棍子把薄紙弄穿。
影子是怎麼來的
晚上,可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散步,公園有好多的人,有的在唱戲,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拉二胡,還有的提了隻水桶在地上練字,好不熱鬧!
可可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隨著距離燈光的遠近,她的影子在不斷地變化著。她又看看旁邊的爸爸媽媽的影子,也是一樣地在變化著。於是,可可問旁邊的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會有影子呢?”媽媽說:“影子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朋友,它常常像一個或大或小的尾巴跟著我們。它的由來是因為光的作用,你試試用自己學過的物理學上的光的原理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可可想了一會就想出來原理了,親愛的讀者,你知道這是什麼原理嗎?
其實影子的由來是因為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當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時,光線被擋住了,這時它也決不會從物體旁邊繞到後麵去,因此物體背光的一麵沒有光線,形成了黑暗的一片。這樣就形成了影子。影子的形狀和大小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光源的位置不斷變化。在燈光下,離燈越遠,影子越小;離燈越近,影子越大。
汽車輪胎上的花紋
周末的時候,馬可的爸爸帶著他去郊區的奶奶家玩。可是路上得走一段高速路。在高速路上麵,來來往往的都是一些車輛,讓馬可覺得很無聊。於是馬可就把眼睛瞅向汽車的輪胎上,看著那些飛快轉動的車輪,馬可的眼睛也覺得好像要轉出來了。
突然,馬可想起以前曾經注意觀察過車胎上麵的花紋,每一個輪胎上麵都有好多花紋,就想問問爸爸那是為什麼。
爸爸告訴馬可,其實汽車輪胎上都有這樣那樣的花紋,主要是為了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因為如果汽車隻在非常幹燥的路麵上行駛,輪胎上不要花紋也十分安全,可是遇到雨天,沒有花紋的輪胎很容易打滑。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馬可思考著……
你知道為什麼汽車輪胎上麵有很多花紋嗎?
這是因為在路麵和輪胎之間有一層薄薄的水膜,水膜使輪胎和路麵的摩擦力減小。這時候車子開起來會搖搖晃晃,想停卻停不下來。但是如果輪胎上有花紋,水會從花紋的溝裏排出去,輪胎和地麵仍然緊緊地貼在一起,因此不容易打滑。另外,在野外行駛的車輛的輪胎上的花紋又深又寬,能緊緊地“咬”住地麵,即使是在雪地上行駛,也不容易打滑。
巧論出身
在一次聯合國大會上,有很多國家的外交官來參加,這其中也免不了不同國家的外交官因為對某一事件的看法不一樣而發生爭吵。當時英國的一個外交官就與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發生爭辯。兩個人誰都不願意甘拜下風,所以出口的話語都不饒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