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默念“進入”之後,立馬進入到一片漆黑的世界。
過了良久,周圍開始慢慢變亮,顯現出景物。
張旭發覺自己應該是來到了中國古代,怎麼判斷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他的周圍有一支人數約兩百人的隊伍,都留著長發,盡是中國古代時期的裝扮。
這支隊伍看上去一個個的麵黃肌瘦的,穿著粗糙破舊的麻服,應該不是組團出遊的,而是一群逃難的難民。
叮,試煉者你進入《三國演義》。
本世界已被修改,和原本世界並不相同,請注意。
任務一:15天內跟隨這群流民到達上河村。
任務成功,獎勵2000積分,失敗扣除5000積分。積分不足將被抹殺。
任務二:完成任務一後開啟。
三國?自己居然來到了三國!
張旭聽到提示明顯楞了一下,隨後心中又火熱起來,畢竟那個熱血男兒不喜愛三國這個時代呢?
這是一個天才輩出的時代,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三國時代的大幕正式拉開,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東漢末年的土地兼並十分嚴重,豪強地主勢力迅速膨脹。他們“館舍布於州郡,田畝連於方國”,擁有成千上萬的奴婢和徒附。
廣大農民喪失土地之後,多數淪為豪強地主的依附農民。他們除了交納高額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也受地主支配,如充當家兵等,甚至跟隨主人遷徙。農民與地主階級處於尖銳的對立地位。
這種現狀為黃巾軍起義打下了龐大的群眾的基礎。
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184),冀州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領,自稱“大賢良師”。太平道為道教一支,奉黃帝、老子為教祖。
張角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十餘年間,徒眾達十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熹平五年(176),司徒楊賜曾上書靈帝,請求誅殺太平道的渠帥,以免釀成後患。可見太平道已引起統治階級嚴重注意。
以後張角加緊部署起義,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鼓舞農民起來推翻東漢王朝的統治。
光和七年(184,甲子年)初,張角命令馬元義調動荊、揚等地徒眾數萬人向鄴集中,約定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張角弟子唐周上書告密,馬元義被捕,慘遭車裂。
洛陽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殺的達千餘人。靈帝隨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張角等起義領袖。張角派人急告各方提前起義。
於是三十六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二弟張寶稱“地公將軍”,三弟張梁稱“人公將軍”。
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靈帝慌忙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派何進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營鎮守洛陽,在洛陽附近增置八關都尉。
又派遣皇甫嵩、朱儁、盧植等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並解除黨錮,赦免黨人,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其中著名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等。
起義初期,黃巾軍取得了一係列宏大的戰果。但是他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缺乏作戰經驗,被朝廷的正規軍各個擊破,慘遭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