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神仙徐福(1 / 2)

月光皎潔,夜色沉寂。

嬴政立於高台之上,抬頭仰望星空,深邃的眼眸中刻滿了孤獨:

“星河燦爛,若出其中。”

魏武帝算是始皇帝的千古知己,兩人性格遭遇相近,都在活著的時候建立豐功偉績,死後卻備受詆毀。

曹操還能寫下賦詩作詞,寫下《觀滄海》的詩篇,始皇帝卻沒有那般曠達心境。

山東六國暗流湧動,帝國仇敵死灰複燃,不少人都在期盼著始皇帝早日死去。至於始皇帝死後是否洪水滔天,這些人便從未考慮了。

不連今晚的山鬼事件,近來已經發生兩起針對始皇帝的陰謀。

秦王政三十六年三月,熒惑守心,金星在西天徹夜不息,史官上言,此乃大凶之兆。

秦王政三十六年五月,有星墜落東郡,落地為石,石上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字跡。嬴政命禦史徹查此事,禦史稱墜石之地皆為叛逆,始皇帝乃下令將隕石方圓十裏黔首全部處死。

第二件事被後世儒者添油加醋,並將其作為嬴政暴政的鐵證。實際上,在占卜盛行的先秦時代,這樣嚴重的詛咒事件,擱在任何君主麵前,都不會善罷甘休。

嬴政從陰謀中誕生,在陰謀中成長,從不懼怕任何陰謀。不過說到底他也隻是肉體之身,麵對焦頭爛額的局勢,不就便急火攻心病倒,也正是這個契機,他才被兩千多年後的大學生齊孟魂穿。

魂穿成為始皇帝,主宰大秦帝國,經曆短暫喜悅後,齊孟旋即陷入無邊憂慮中。

和史書中記載的“秦兵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威武雄壯完全不同,穿越者接手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攤子。

始皇帝掃平六國後,統一貨幣度量衡操之過急,導致帝國經濟陷入嚴重混亂。

獎勵軍功的法家製度注定大秦軍事行動不死不休,征百越,逐匈奴,繁重徭役則動搖了帝國統治根基,也給叛逆複活的機會。

到秦王政三十六年,也就是始皇帝駕崩的前一年,大秦帝國如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切都在朝著無可挽留的崩潰走去。

被歐洲人驚恐稱作”上帝之鞭”的匈奴大軍正在河套草原崛起。

在偏遠的無人問津的陽城田野,農夫陳勝高呼“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如果不出意外,一年之後,他還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沛縣的劉季,在見到始皇帝東巡時浩大場麵時,忍不住感慨:“大丈夫當如是”的豪言壯語。

而會稽的項羽,則直接表示,吾可代彼(嬴政)也!

還有埋伏在博浪沙錘擊刺秦,差點將始皇帝砸死,至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韓國公子張良。

仿佛所有人都在詛咒嬴政死去。

隻有始皇帝死去,劉邦等人才能取而代之,築更長的長城,建更大的阿房宮,蹂·躪更多的美人,比如後世的漢武帝,窮兵黷武,將國庫揮霍一空,卻在曆史上留下了漢武大帝美名。

隻因為劉徹在位期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被曆代儒生奉為大爺。

同樣是窮兵黷武,同樣是竭盡民力,卻得到如此不同的評價!

不!我要逆天改命!始皇帝在心底怒吼。

隻要自己不死,沙丘陰謀就不會得逞,陳勝吳廣起義也不會發生,大秦也不會迅速滅亡,始皇帝也不會被人抹黑。

那麼,就讓時間回到那場決定帝國命運的沙丘之變。

最後一次跟隨始皇帝東巡的,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

嬴政從生病到駕崩,不過短短數天時間,很難想象是什麼嚴重疾病能讓他暴亡,史書對此並無清晰記載。

這當然不是太史公司馬遷的紕漏,很難想象一個連長信侯嫪毐jiji多大都了如指掌,對趙宣太後風流韻事如數家珍的的司馬遷,卻連大秦第一位皇帝是怎麼都說不清楚。

這不合理!

有次推論,要麼司馬遷關於秦史諸多記載完全是扯淡,要麼,始皇帝病死另有隱情。

那就是謀殺。

能殺皇帝陛下的,必然是皇帝身邊人。

首先排除胡亥,胡亥雖然凶殘,但在始皇帝麵前卻是唯唯諾諾,斷不可能做出殺父弑君這樣的事情,至於李斯這個鼠輩,除了溜須拍馬,一無是處,可能性也不大。

剩下的就是趙高。

趙高作為近臣,照顧皇帝飲食起居,對嬴政的身體狀況最為了解,也最容易下手。

而且嬴政暴亡,胡亥上位,獲利最大的人就是趙高。

“無論如何,趙高必須死。”

嬴政攥緊拳頭,暗下決心。

轉身走回大殿,燭火搖曳,案幾上堆滿從全國各地呈遞上來的奏章,等待皇帝批閱。

這個時代廉價造紙術還沒有推廣,羊皮牛皮等獸皮太過昂貴,數量稀少。各郡縣發往鹹陽的奏章皆用竹簡書寫,隻有緊急軍務,才用布帛代替。

層層疊疊的竹簡堆成小山,將始皇帝身影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