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非常時期,陛下龍體康健與否,不該公子詢問吧!”
的確,扶蘇作為大秦皇子,又是上郡監軍,身份特殊,直接詢問皇帝身體狀況是不被允許的。
大將軍蒙恬見狀,連忙附和道:
“末將與公子手握重兵,匆忙返回都城,難免讓人猜忌。不知鹹陽是否發生變故?”
大將軍蒙恬,作為大秦一流戰將,多年作戰未有敗績,在秦軍中享有很高聲譽,即便如此,在麵對鹹陽使者時,態度卻顯得非常謙卑。
“吾皇下令讓你們即刻返回鹹陽,末將不過是將詔命傳達,鹹陽無事,二位不必多想,請及早動身吧。”
蒙恬手下裨將見章邯如此囂張,正要發作,被蒙恬嗬斥。
蒙大將軍微微笑道:“上郡乃苦寒之地,招待不周,還請少府大人海涵,大人不如先回鹹陽,本將軍與公子隨後就到。“
章邯抬頭望蒙恬一眼,滿腹狐疑,看來始皇帝所慮不無道理,上郡大軍也有背叛鹹陽的趨勢了。
“不是章邯刻薄,實乃詔命急切,皇帝陛下在鹹陽日夜期盼兩位歸來,末將就在上郡等候,還請蒙大將軍盡早收攏兵士,返回鹹陽!大軍一日未行,末將一日不走!“
大帳之中鴉雀無聲,死一般沉寂。
與大將軍蒙恬相比,章邯在大秦軍中隻算是小輩,氣焰竟如此囂張!
大秦法令雖然嚴苛,然而這些身處前線的軍頭們心裏比誰都清楚,大秦已是今非昔比,早已不能掌控全局。
況且現在是在上郡,是蒙家軍的地盤,豈容區區一個少府如此放肆!
是在眾將紛紛伸手按住佩劍,隻等蒙恬一聲令下,便要上前將章邯剁成肉泥。
章邯也不是等閑之輩,與身邊八個貼身甲士交換眼神,各人手指摸向寶劍手柄。
一時之間,大帳之中,劍拔弩張,氣氛頗為緊張。
眾將目光落在蒙恬身上,大將軍神色不變。
“既然如此,那就請將軍在天狼城暫住,等本將軍這就準備糧草車馬,立即起身!”
章邯雙手抱拳,轟然應道:“那就有勞大將軍了!”
說罷轉身退出大帳。
章邯前腳走出大帳,眾將士便紛紛上前,要求大將軍立即誅殺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
公子扶蘇若有所思,沉默不語,蒙恬對眾人怒道:
“為將者,不知為國盡力,卻為這些細枝末節置氣,鹹陽有事,正是我輩建功立業的良機,不必遲疑!各自回去收攏本部兵馬,準備返回鹹陽!!”
眾將轟然應諾,聽說要回鹹陽,無不欣喜。秦軍軍紀森嚴,然而大秦勇士說到底也是人,上郡這樣的苦寒之地,換做是誰待久了也會崩潰。
將士散去,扶蘇抬頭望向蒙恬,充滿讚許之色,當年父皇派蒙恬鎮守上郡,果然是慧眼識珠。
蒙恬今年不到四十歲,身上卻散發著與年齡不符的大將風範,剛才麵對章邯時,不卑不亢,進退有度,非常人所能做到。
“恐怕山東已經生變,否則父皇不會讓大軍回去的,莫不是驪山囚徒叛亂?”
在扶蘇看來,秦國最有可能發生的叛亂,會在數十萬戍卒囚徒之中。
曆史正如扶蘇所料,後來的陳勝吳廣起義,就是發生在戍卒中間。
蒙恬微微頷首,沒有正麵回答公子疑問:
“越地到鹹陽,距離更近,糧草補給也更為便捷,陛下為何不讓任囂大軍回援?卻讓我們回去?”
經蒙恬這樣一說,扶蘇沉思片刻,神色凝重。
上郡至鹹陽,雖然路途不足千裏,然而沿途多荒野山嶺,數萬大軍行進,沒有補給,行軍速度必然減緩。
而從越地往北到鹹陽,路程雖然稍遠,然而大秦馳道便捷,沿途經過山東各郡,無不富饒殷實,利於補給,顯然更具優勢。
蒙恬目光轉向牆壁上羊皮地圖,沉吟不決。
先秦時代的地圖雖然談不上什麼精準,與實際相差甚遠,尚屬於寫意派,然而好歹也能標注出大致位置。
“東郡,”蒙恬喃喃道。
扶蘇隨蒙恬目光望去,望向東郡所在的位置,這位十五歲少年顯然比不上身經百戰的蒙恬。
“東郡,從越地往北,無論沿哪條路走,都要經過東郡!”
扶蘇隨即反應過來,顫巍巍道:
“蒙將軍的意思,東郡已經反了?”
“尚不能確定,如果東郡沒反,那就是任囂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