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廣斌、楊益言《紅岩》:“多喝了點洋水,翅膀長硬了。”
重打鑼鼓另開張
比喻從頭再幹或另作新的打算。
馬烽等《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別苦惱了,接受教訓,重打鑼鼓另開張吧!”
臭老九
“文化大革命”中,對知識分子的蔑稱。
《綜豐一號》:“為了一個臭老九,影響你的前途,犯得著嗎?”
臭皮囊
佛教用語,指人的軀體。
葉聖陶《倪煥之》:“若說要我脫胎換骨,哈哈,我自己還很滿意這副臭皮囊。”
出岔子
指出差錯或出事故。岔子:岔路。
老舍《四世同堂》:“在這年月,誰敢拍拍胸口,說不出岔子?”
出風頭
指在眾人麵前炫耀才能展示自己。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這種人鬧什麼東西呢?鬧名譽,鬧地位,鬧出風頭。”
出得龍潭,又入虎穴
比喻剛從一個險境走出,又陷入另一個險境。
《警世通言》卷一九:“正說之間,林子裏搶出十餘個人來,大喊大叫,把衙內簇住。衙內道:‘我好苦!出得龍潭,又入虎穴!’”
出家人不打誑語
出家人:指僧尼或道士。誑語:騙人的話。僧尼和道士不會說謊話騙人。
茅盾《有誌者》五:“‘出家人不打誑語。先生,實在是你睡性好了點兒。’老和尚望了小和尚,又望了他慢吞吞地說。”
出漏子
比喻出差錯或露出破綻。
李滿天《水向東流》四八:“前次被人跟蹤,差點出了漏子。”
出門看天氣,進門看臉色
出門看天氣好壞,進門看人的臉色如何。指受製於人,要察言觀色,看人家的臉色說話行事。
杜鵬程《保衛延安》三章:“拿我來說吧,十四歲上就給人家熬活,一熬就熬了十三年!那真是把脊梁骨壓弓啦!出門看天氣,進門看臉色。”
船到江心補漏遲
比喻事先不做預防,到了危急時刻來不及補救。
《瞎騙奇聞》第八回:“這個就是醫家說的回光反照的講究,不然病了多日,又如何能長篇闊論地講這一大篇呢?這真是船到江心補漏遲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
比喻事情到最後,總會得到解決。
茅盾《賽會》:“算了罷!‘船到橋頭自然直’!”
船爛還有三千釘
比喻有錢人家即使敗落了,也還有些家底。
穀斯範《新桃花扇》:“‘船爛還有三千釘’,畢竟是尚書府裏闊哥兒,逃難下來,仍捧得出三百兩銀子。”
闖江湖
指到處奔波,四海為家,以賣藝、占卜、表演雜耍、賣藥治病為生。
雪克《戰鬥的青春》:“洛殿家從前曾經是個不難過的小莊稼主兒,聽老人說他爺爺是個闖江湖賣藝的。”
創業容易守業難
形容創造出業績很容易,但要繼承和鞏固這種業績就很困難了。勸說人們要珍惜現有的成果。
碧野《丹鳳朝陽》:“淩風遙望水天相接的遠方,聲音低沉地說:‘革命事業千秋萬代,往往創業容易守業難。’”
吹胡子瞪眼睛
形容人生氣憤怒的樣子。
老舍《龍須溝》:“回到家來,他的神氣可足了去啦,吹胡子瞪眼睛的,瞧他那個勁兒!”
吹牛皮
比喻說大話,誇海口。牛皮:指牛皮筏子,使用時需盡力把牛皮吹起來。
王東滿《漳河春》:“不是二才吹牛皮,你嫂子可是好樣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
比喻愛情忠貞不渝。也比喻具有為人民或某一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
茅盾《虹》:“在‘佳期’前兩天,她秘密地給韋玉一封信,什麼話都沒有,隻抄著兩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唇亡齒寒
牙齒失去嘴唇就會受冷。比喻有著密切的利害關係。
郭沫若《虎符》:“趙國和我們是兄弟之邦,趙國亡了,秦國一定要來吞滅我們,我們不要忘了‘唇亡齒寒’的教訓。”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這裏不容人,自然有安身的地方。
《警世通言》卷一三:若要奉承人,卦就不準了;若說實話,不惹人怪?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歎口氣,收了卦鋪,搬到了別處去了。《說唐》四六回:茂公喝道:你這匹夫,還不快走,若稍遲延,吩咐左右看棍,咬金道:罷,罷,罷!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茅盾《無題》五:“我本就曉得他們有幫口,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我站起來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