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曹植(1 / 2)

大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鄴城建造的銅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在眾人之中,獨有三子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台賦》。賦曰:“從明後而嬉遊兮,聊登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衝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功恒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雖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禦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曹操大喜過望,令厚賞曹植,從此認為曹植是最能成就大事的兒子。

而後曹植卻急急忙忙地回到了他的府邸,因為他並不是原來的曹植,而是後世21世紀的曆史學碩士陳思旺。平時就有人喊他為“陳思王”,他還沾沾自喜。他還記得自己與導師還有幾個同學在碩士論文答辯結束後小吃街擼串,平時不怎麼喝酒的自己幹了一大杯紮啤,再後來就不知道了,沒想到醒來就真的變成了陳思王曹植,當然現在還不是。原來是曹植自負才高八鬥,能詩能酒,盡情飲酒後爛醉如泥,不知怎麼的魂歸地府,卻被穿越時空而來的陳思旺附了體,成了有著曹植記憶和陳思旺記憶的曹植。恰逢銅雀台落成,曹操召集文士共賞銅雀台,陳思旺當然記得曆史上曹植寫了什麼,裝模作樣地思考了幾分鍾,大筆一揮《登台賦》應運而生,真可謂意氣風發,然後當即長身而起,快步走向曹操,把文章上交給曹操,受到了曹操極大的讚揚,而後以身體不適為由,離開了銅雀台回到了家。回到家的他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為什麼會成為命運多舛的曹植。不過轉念一想,好歹是自己熟知的時代,後世的曆史書上記載的清清楚楚,而自己對這段曆史也是比較熟悉的,因為導師就是研究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專家。可是曆史終究是曆史,自己現在來到這活生生的曆史之中又該合去何從呢?

他可是知道銅雀台事件是曹丕恨開始和他爭接班人的一個小小縮影。曹丕也是文學家,“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即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在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大文學家。當然比起曹植,曹丕在文學上還是差距比較大的。但在做人方麵,曹植是遠不及曹丕那麼會籠絡人心和隱忍。好在現在曹植已然換了靈魂,知道結果是什麼就好像是打遊戲開了掛,永遠不會輸。曹植堅信自己一定會做得比曹丕更好,更符合曹魏政權的利益,更好地為子孫後代創造美好未來,而不是司馬炎建立晉朝。曹植知道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是多麼神奇而幸運的事情,多少人想要而不可得的事情。網文中的穿越落到自己的頭上,那就一定要不負這份幸運。曹植暗下決心,一定要與曹丕爭曹魏政權繼承人的位置。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能做大人物,做大人物的誘惑是人類不能拒絕的欲望,特別是後世而來的曹植。畢竟現在是建安十五年,離曹操曆史上的死亡時間建安二十五年還有整整十年,由於曹操去年在赤壁打了敗仗,無暇顧及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隻是下了招賢令招納賢士為己所用,以期恢複實力,再次南征西討。而這也正是自己正式走上曆史舞台,發揮穿越者優勢的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