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管理一個企業來講,還是需要一定的運營管理能力,但是這種能力隻要你有過一次經驗就可以了。因為無論是賣勞保用品,還是生產矽片,都是管理一個企業,都可以通用。從1997年做勞保用品創業至今已經有10年曆史,彭小峰認為自己這種工作行業積累的一係列經驗,無論是做業務還是管理經驗積累都對今天的事業起了巨大的作用:“我不是從零開始,幾年創業,從決策到資金、乃至管理都已經不是從零開始,我是站在一個高度上,是有基礎的,這與白手起家是不一樣的。假如我們有機會再去開創另一個企業,時間更短也有可能。”
同樣,如果是李嘉誠,王永慶再做其它行業也一定更快,畢竟怎麼管理企業,怎麼發展,怎樣競爭,這些事是相通的,彭小峰認為。
資源:來自全世界
“先要籌劃好,我們是全球的公司,設備人才技術都要是最好的。”為此,彭小峰首先搭建起一個陣容豪華的高層技術和財務團隊,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有些人已在海外安家多年,而且彼此性格迥異。
GT-SOLAR公司亞太地區商業總經理佟興雪被彭小峰挖來做賽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在生產矽片的決策上佟興雪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朱良保,擁有15年以上的生產、貿易公司管理經驗,現任賽維常務副總裁。
彭小峰挖人並不完全依靠高薪,而是要找到一些有共同誌向的人。邵永剛時任國泰君安證券管理董事,負責投資銀行業務,彭小峰給他放PPT,一五一十講自己的規劃,邵永剛的感覺是“多年來沒見過這麼心動的案子”。2006年2月,邵永剛正式加入後擔任賽維的高級副總裁,與6個月後來到的首席財務官賴坤生同為賽維融資上市中的關鍵人物。賴滿頭白發,但性情活躍,他有近20年美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經驗。
而今,賽維的員工遍布在世界各地:“其實我們是個世界的公司,隻是生產基地在新餘,比如研發中心就遍布於國內外各大城市,這樣可以直接與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接軌。”賽維在國外的工程師已經達到200多人。作為一家紐交所上市企業資金平台也在國外。
三星半導體為什麼能起來?就是能夠整合世界技術資源,同一技術為什麼一定要自主創新,等個10年20年,花個2億美元,不如花個五千美元直接拿來用,我們就整合最先進的資源來用,最好的技術工藝,來自美國、歐、日、瑞士、台灣的我們都拿來為自己所用,人才也是最好的人才,吸引過來,隻不過可能有的工作地點在美國。
當然彭也承認,雖然這些資源的利用是最關鍵的,但卻不是決定性因素,比如同樣買一架同一品牌的飛機,南航、國航、東航之間的運營卻差很遠。電腦也是,不同的人使用起來,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因此,對於鄰近的同業企業派人混進賽維以工作為名,偷學為實的行徑,彭根本不動聲色。
產業:隻做能成為世界第一的
“沒有可能做成世界第一的產業我們不做”,這是彭小峰的原則。選擇多晶矽產業,讓賽維一下子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因為這個行業發展不過三四年時間。”
“很快賽維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矽公司,這是馬上就要實現的事情。”彭小峰輕鬆地回憶,“一開始我們就朝著世界最大做的,當我們一個員工也沒有時,我就對坐在桌子對麵的未來員工們說我們要做世界最大的,他們就聽聽而已,現在都信了,這個目標可能比計劃還要提前,用不到明年。”現在賽維是亞洲最大的。規模、銷售額、營業額都要在全世界絕對領先是賽維下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