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電信局領導聽了這個方案覺得有理——反正電信局又不用出資,而且這個服務也不會和電信局產生競爭,於是就給了網易一個IP地址,讓他們把服務器放到了電信局。這種做法後來被稱為服務器托管業務,一個月公司要交電信局很多錢,而網易隻是到後來才交給了廣州電信局一些錢。到現在丁磊都自豪自己當初的那個方案寫得非常好,“幾乎可以打動任何一個電信局”。
1997年5月4日,網易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網易BBS就正式開機運行了。由於丁磊是Chinanet上第一個安裝“火鳥”BBS的人,又經常泡BBS,他個人的影響,加上無為而治以及寬容,網易BBS上的人數三個月就超過了資深的“一網情深”。
網易架在廣州電信局的服務器是丁磊花2萬元自己動手裝的一台奔騰PRO,硬盤18G。這樣大的硬盤僅用來放網易用來宣傳公司的一個主頁和BBS未免太浪費了,於是丁磊便決定免費向網友提供每人20兆的個人主頁空間,為此,丁磊還專門寫了一個包括計數器、留言本功能在內的個人主頁服務係統。
但就是沒有什麼人來網易申請個人空間。那個時候會做主頁的人很少,網易的影響不夠大也妨礙了網友把主頁放在網易的信心。於是,丁磊便開始在網上四處尋找個人主頁,發現不錯的個人主頁,就寫mail告知網易可以提供資源更豐富的個人主頁空間。
其後,網易還在北京在線、瀛海威等5個當時國內主力站點上連續做了3個月廣告,花了好幾萬元,終於使申請個人主頁的人潮洶湧起來。
公司還沒賺到錢,為什麼還要把錢花在不賺錢的個人主頁上?丁磊的回答質樸得有些不合邏輯:“如果我當初就考慮到做站點如何賺,這也是網易之所以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隻想賺錢,可能就把路走錯了。我受Linux影響很深,覺得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根本沒想到網站今後會有收益,我隻是想硬盤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拿出來給大家用,我的目的大約就是想讓網易變得出名一些吧,但沒想到後來會這麼出名。”
瞄準Hotmail
BBS、個人主頁很熱鬧,可辦公司圖的是賺錢。比照Yahoo!開發的中文搜索引擎,Yeah引擎沒有成功,下一步做什麼?丁磊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這個問題。
整天冥思苦想的丁磊在發現Hotmail的時候,眼睛豁地亮了起來。網易準備借10萬美元買一套Hotmail係統,在中國建免費郵箱站點。Hotmail先說不賣,後來答複280萬美元一套,另外加收每小時2000美元的安裝費。
丁磊找來自己的夥伴陳磊華研究Hotmail的結構,兩個人最後決定自己做。一個月下來,他們倆的知識大增。幾個夥伴經常為一個技術上的突破興奮得手舞足蹈。
一邊開發免費電子郵箱,一邊想域名。丁磊認定免費電子郵箱要想成功一定得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怎樣的域名才好記?丁磊幾乎天天都在想這個問題。
淩晨2點,丁磊突然想到可以用數字表示域名,中國數字的發音特別幹脆,而且163、169在中國已經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電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義,上網的人每天都要撥163,對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想到這,丁磊從床上跳了起來,撥163上網,查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這兩個域名,謝天謝地,還沒有被注冊。注冊下這兩個域名,丁磊又去睡覺,卻怎麼睡也睡不著了,他越想越美,就又從床上跳起來一口氣注冊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419.com等一大串域名。
7個月後,功能強大的網易免費郵箱係統寫好了,163的域名也有了,萬事俱備,但當丁磊向電信局申請增加免費郵箱服務的時候,卻碰到了困難。廣州電信不容許網易獨立經營免費郵箱業務。
丁磊非常著急,他拿著免費郵箱的可行性分析四處尋求合作,結果遇到最多的質疑就是“這個項目什麼時候可以賺錢?”丁磊老實地告訴人家:“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賺錢,但我知道這個項目很有前途。”這樣的回答不能讓人滿意,不能立即賺錢的項目沒有多少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