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武斌文評析白鳳芷(1 / 3)

韓熙光一個人待在一二二一房間,特別安靜,精神會聚在文稿上,武斌文悄悄走進了房間。

舒禮銀和殷顯文哪兒去了?

不知道,沒有見他們兩個,他們一般不在這兒辦公。

武斌文沒有就走,坐到了韓熙光的對麵問:

你看兩個攤攤如何合起來?

前些時候老殷也曾問過,我和白鳳芷都同意聯合。本來力量就不強,再分成兩個攤攤一分散,弄得什麼也幹不了。用白鳳芷的話說是伸著巴掌、張開五指去對付人家的拳頭。合起來能做點事,隻要做通了兩個組長的工作,聯合就不難了。

隨後,武斌文泛泛而問,韓熙光侃侃而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建議和做法,書記不時地點頭。武斌文問得差不多時,韓熙光帶著幾份不解問武斌文。

白鳳芷工作不挑不撿,相當的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何其在哪兒都得不到好評,工資、職稱、獲獎等等差不多凡有利益處必居於人後呢?她與胡秋萍,學曆相同、高矮相當,相貌雖不同,其業務水平和能力及業績實在也分不出多少高下,而所得到的待遇卻差特別明顯。

這個同誌工作是挺認真的,但成績卻平平不出色,更不突出。紀律方麵又比較散漫,遲到早退比較多。更兼嘴碎,不分場合,不看人群,好發議論,又常常文不對題,惹惱傷害了一些人。生活上又曾經不檢點,讓人輕易就抓到把柄和辮子,難以得到好評。

你說的這些毛病並無什麼大的原則問題,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僅此,也不至於好事都攤不上啊!連工資、職稱都要落於人後呀!

你這話雖有道理,但當按比例、需比較時可不就比不上去、比下來了。

這話也有些道理,不過白鳳芷青春守寡,兩個孩子,四個老人,靠她一個人掙錢,確也是夠艱難竭蹶的了,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怎麼就得不到人們的同情了呢?她連個說話商量的人都沒有,沒有一絲慰藉,真正是不幸之至啊!

你真有憐憫心,她前夫是自殺而亡的,你知道嗎?

知道,早些時候聽室裏人說過,但具體情況不清楚。

她前夫是在文化革命初期自殺的。據說他有些問題,在單位不得誌,在家裏不舒心,又查他的政治問題,幾個因素一湊,想不開就走了那條不歸路。

什麼問題?是政治問題,還是經濟問題?

文化革命中,自然是政治問題,他們單位說他是畏罪自殺。

傻瓜,傻瓜,運動中的問題忍一忍、熬一熬,過了那陣風,大多數也就沒有問題了。如黃學東、庚文濤被關被審查了一年多,後來不是什麼問題也沒有,現在都很風光嘛。而人的生命卻隻有一次,死而不能複生,施成孝、薄庭芳、楊其亮那樣豈不都白死了。可惜,可惜,看來他是沒有讀過保爾.柯察金。

讀應該是讀過的,大概又忘記了。他那點子問題,縱有罪,也不當死。而且當時也沒有為難他、歧視他,隻是隔離審查幾天,紅衛兵訓了他幾句,他就受不了,自殺了。那時被隔離審查的人數不勝數,象他那樣的問題多如牛毛。

那男的胸境也太欠寬、氣量也太狹窄了點,肯定是不懂得辯證法的,死得一文不值、輕於鴻毛。

胸境欠寬不假,氣量太窄也對,隻是與辯證法何幹?

辯證法者,世界事物矛盾分析判斷之方法者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人際關係、如上下級和鄰裏關係等等無不適應,婚姻家庭之矛盾分析之也屢試不爽。掌握了辯證法就能明辨是非,知曉來龍去脈,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