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回 曲線引進懸浮台(1 / 3)

工農兵學商,都刮吃喝風。東西南北中,無處不吃公。

吃掉千億元,浪費千億斤。兩個一千億,十億人心痛。

瀆職不受處,失職一笑通。易地升一級,官長分外紅。

韓熙光自報紙上抄得這幾句詩,既覺得它真切實際,又覺得它粗糙、文氣不足。念來讀去反複誦,想改動改動,增加點文氣,竟不可得。正反複吟誦時,走廊裏的電話響起,隨起身去接。

“老韓!你馬上下來開個會”。

好的,我就來。

擱下話筒,回房間收起紙筆,下到試驗室。汪江南,陶春旺,穆曉強及關啟明、朱春培都在。朱春培手裏來回翻轉著一支鉛筆,象車輪一般。汪、陶、穆三個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忙碌,關啟明不聲不響坐在椅子上,舒禮銀卻不在。韓熙光見狀,也不言語,便坐到自己的試驗桌前。

幾分鍾後舒禮銀自外匆匆而入,未曾坐到椅子上,便讓大家靠攏些,於是幾個小夥子象征地挪動了一下坐椅,朱春培緊挨舒禮銀,沒有動,韓熙光因在中間,也未曾動。

說幾件事,長時間沒有開全組會了,有幾件事需要馬上定下來。一件是推選青年突出貢獻者及其培養人,另一件是舉薦百分之三的提薪者。這兩項需馬上推選、舉薦、上報。第三件是檢查工具、器件,再就是組內工作。組內工作等會兒再說,現在先推選和舉薦。

舒禮銀話音剛落不大會兒,汪江南道:

小陶和小穆作一對兒提出,一個是突出貢獻者,一個是其培養者,那百分之三的嗎就推舉舒老師。

汪江南話音未落,小穆和小陶便同時發言,小陶讓小穆先說。

你說的是什麼呀,我怎麼聽不明白。

小陶加以附和。舒禮銀又告訴大家。

突出貢獻者要求是青年,其培養者則要求年齡在五十歲以上。

韓熙光笑對汪江南道:

你還沒有弄清楚推選什麼樣的人就亂推一氣。

那小穆和舒老師不正好是一對嘛?

推選不限本組,若沒有,也可以不推選,不上報。

舒禮銀有氣無力的又補充了一句。

不報白不報,就按小汪所說,小穆是突出貢獻者,舒老師是其培養者。至於那百分之三的提薪者麼,那就非舒老師莫屬了。

小陶說完,朱春培隨聲附和表示同意。

韓熙光雖超塵脫俗,冷眼向洋。他心知小汪與舒禮銀有隙故而作此推選。知小穆有才亦勤懇刻苦,隻是工作時間過短,說突出貢獻也就十分勉強。此時不想掃眾人的興,隨也附和幾句。舒禮銀顯得底氣不足,有氣無力地說道:

沒有也可以不推選、不舉薦,不要濫竽充數。

小陶為他鼓氣。

舒老師還是先進工作者呢,做個突出貢獻的培養者也沒有什麼不可?應該是夠格的。

關啟明是舒禮銀關係戶子弟,舒說他有些遲鈍,來了後確也遲鈍,走路慢騰騰,說話慢騰騰,工作是舒禮銀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也總是慢騰騰,開會向來隻附和不發言。不再有人發議論,於是就清理工具器件,舒禮銀告訴大家。

有些東西清理一下,有些雜碎鎖起來不報就算了。

說到組內的工作,舒禮銀喜形於色,滔滔不絕起來。

去年的工作幹得不錯,那項試驗鑒定得到了院所領導的讚揚,明後天就可能有大批的人來參觀,希望大家做好接待工作。由我負責總介紹,其它涉及到誰的問題誰回答。

今年的工作主要是單係統和分係統的模擬仿真。這項工作重要了好幾年了,今年再不啟動,很可能就永遠也不需要啟動了,故大家務必將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好。

還有《動態溫度仿真器》,去年由老韓負責,和小陶與十四所的同誌一起完成了調研,寫了報告,開了可行性評審會,沒有結論。錢主任還是想搞,要我們繼續工作。我看,隻要有經費,繼續做些工作,弄點提成,發發獎金福利也是好的,對組裏也是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