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蝰蛇旅”在南江集結完畢的時候,印度突然對周邊其他國家發動了攻擊。
盡管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顯然印度的周邊缺乏能夠與之正麵抗衡的國家。雖然印度軍隊的戰鬥力解放軍是不怎麼看得上的,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印度軍隊的體量來說,周邊的不丹、孟加拉國簡直毫無還手之力。
不丹和孟加拉國都完全是在印度的包圍之中,而且都似乎沒有什麼戰略價值,所以根本也就得不到重視,自然就不會有所謂援軍增援。而因為還在等待增援的艦隊抵達,美軍也並未貿然在這一地區采取行動。
現在美國人完全也是在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國內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也讓美國人感覺到壓力山大。美軍特種部隊以及FBA、CIA的特別行動部隊每天都在進行槍戰,隻要有蛛絲馬跡,他們都會采取行動。
隻是為了維護美國人在盟友當中的領導地位,美軍駐紮在海外的部隊還是全部調動了起來,進入戰備狀態開始進入各個戰區待命。
守在印度洋上的美軍目前沒有辦法對印度的攻擊行為采取行動,在聯合國授權有關各國可以采取軍事行動打擊印度以迫使印度停止戰爭行為之前,對於印度這樣一個主權國家采取軍事行動都是非法的,隻有被印度直接攻擊的各國以及締結有與“集體自衛權”相關的條約的國家才能夠采取軍事行動抵禦印度的進攻。
美國人並非真的想要介入東南亞的戰事,畢竟美國人在東南亞曾經很多次都陷進了泥潭。最典型的就是越南戰爭,原以為是一邊倒的戰局卻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待機,差點抽身乏術。再加上艦隊遭到襲擊,部分艦艇戰力受損,所以美國人以聯合國未授權為借口按兵不動。
當然,美國人現在要打也實在要掂量掂量,畢竟中東那邊還焦頭爛額呢。
中東那邊的反恐戰爭已經打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感覺大有一種“東邊唱來西邊和”的意思。最開始是打阿富汗,光這兒就打了十年,還沒醒過神來敘利亞又冒出來一個,打了很多年也沒有徹底消滅,還似乎有越大越厲害的樣子,以至於出於嫉妒,和阿富汗的恐怖分子都互相掐起來了。
敘利亞、伊拉克戰場依然有恐怖分子活躍的聲音,各國的打擊行動並沒有太多的效果。當年王朝陽他們打掉了“泰坦”的核心,但是這支恐怖組織並沒有真正被消滅。隻是主力被消滅的“泰坦”組織的各個分支雖然也遭到了參與作戰的各國的瘋狂圍剿,但是畢竟毛主席都說過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些被打散的恐怖分子隱藏起來暫停活動之後幾乎沒有辦法進行進一步的打擊。
而在多年的蟄伏之後,這些被打散的恐怖組織分支漸漸恢複了元氣,彼此之間或者聯合或者為了地盤互相攻伐吞並,重新成為一些新的恐怖組織。
目前活躍在中東地區的“伊蘭”組織就是其中最為強大的一支。
印度在迅速占領了孟加拉國和不丹之後,東線的兵鋒已經直接指向了緬甸。
在印度軍隊打出第一炮的時候,幾乎同時,緬甸所有重要城市、軍事基地都遭到了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和自殺式炸彈襲擊,情況和印度政變時如出一轍,隻不過這些襲擊並非印度軍方發動的“點穴”而已,這些襲擊完全都是恐怖分子的作派。不過印度也不是完全采用地麵推進的戰術,而是派出了自己的精銳特種部隊“神鷹”襲擊了緬甸首都內比都,摧毀了緬甸的中央機關。
72小時,緬甸當局宣布投降。
印度襲擊緬甸的意圖非常明顯,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印度軍隊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一般的地方,他們已經在這裏吃過虧了,而且那裏的地形並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作戰,並且遠離中國的經濟要地,戰略意義不大。換句話說,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存在的領土爭端問題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說都僅僅關乎尊嚴,實際上資源什麼的完全都不重要。
而對於解放軍來說,目前該地區的控製權正按照自己想要的實際控製線控製,所以進攻的需求不是很大,隻需要防守住印軍的攻擊就夠了。但是印度需要的是奪得這塊土地才能達成他們在政治上所謂的“恢複曆史的榮光”,盡管印度少有的如此硬氣地想要攀上巔峰,但是印度必須要正確認識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軍事行動的風險,在這裏和解放軍死磕顯然是非常吃虧的選擇。
所以他們需要轉而繞過喜馬拉雅山脈向中國進攻,以對中國經濟重鎮的直接威脅迫使解放軍在喜馬拉雅山脈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