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在顧峰說出答案以後,大家的嘴巴張的可以放進一個蘋果,臉上也都是吃驚的表情。
\t雖然那時候的我對於曆史了解還不多,但是楚莊王的名字我還是聽過的,畢竟是春秋五霸之一。
\t最先從吃驚的表情中恢複過來的是楊傑,他在聽完顧峰的答案以後,沉思了一會兒對顧峰說道,“顧峰,你確定麼?因為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楚莊王被埋在了紀山楚國群墓之中,而孫叔敖更是病死他鄉最後埋在了荊州。”
\t顧峰似乎早就料到楊傑會問他這個問題,先是拿出了他爸筆記中的一頁給我們看,上麵寫道:紀山楚國群墓之中埋葬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各貴族與君主,但有一事尚未明了,楚莊王之墓中金銀珠寶多達千斤、陪葬奴隸的數量也不下百人,但唯獨棺槨之中不見屍體。
\t還沒等我們消化掉先前那張紙上的話,顧峰又把筆記翻到了另外一頁,上麵同樣是顧峰他爸的字:昔傳孫叔敖官拜令尹,精通各家術數,早年間善於水利治理,官拜令尹之後,一心輔佐楚莊王向道尋求長生不老之法,後病故,相傳被葬於荊州,但等吾等考察過後,發現荊州乃其衣冠塚,不見棺槨,其他之處更無此人之墓。
\t等顧峰給我們看完這兩段話,便開始給我們講述,他說根據他爸筆記中的記載以及相關的史籍記載,外人都認為楚莊王被埋葬在紀山,但是紀山的墓裏麵雖然有他的棺材和陪葬的東西,但是在棺材裏卻找不到楚莊王的屍體。
\t而坊間傳言在楚莊王穩定楚國的疆土以後,便一心帶著孫叔敖重金招募雲遊各地的方士來煉丹,以尋求長生不老之法。
\t接著顧峰告訴我們,他之所非常肯定這壁畫之中涉及的兩人就是楚莊王與孫叔敖是因為壁畫之中詳細記載了兩人的生平。
\t然後他帶著我們返回了壁畫的前麵,他指著其中一幅壁畫上麵說到,根據曆史記載楚莊王大概20歲左右就集成了王位,但當時作為質子的公子燮與公子儀想歸附晉國,於是暗中集結軍隊想要造反掏出楚國,而這一幅畫中畫的正是一個騎著馬的人帶領身後的軍隊突出重圍。
\t接著顧峰就像是博物館的曆史講解員一樣帶著我們重新走過了每一幅壁畫,並且把裏麵的內容都講給我們聽。
\t到了最後一幅壁畫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之所以推斷出來這個人是孫叔敖是因為,從前麵的壁畫開始這個人就一直出現在楚莊王的身邊,而且服飾也在不停地變換。
\t到了最後這一幅,他告訴我們,在《孟子》裏曾經說道,孫叔敖舉於海。意思就是說當年楚莊王是從孫叔敖隱居在海邊的小屋中發現了他,並開始將其重用。
\t最後那一幅畫,那個人衣著簡樸又再一次回到了海邊的屋子裏,躺在了床上流著眼淚。而這不正是符合孫叔敖的發家史麼。
\t至於其中關於石門的那幾幅畫以及經由我口說出的山洞中的壁畫,根據顧峰的猜測應該是楚莊王做夢的時候夢到了一個可以通往長生不老地方的石門,任何想用蒙騙之法進入石門的人都被那個看門的人給打敗了,所以楚莊王夢醒過後,就命令孫叔敖來幫他建造一個和夢之中一模一樣的石門,妄圖來得到長生不老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