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好了這一切,已經快要日中天了,我們加快了步伐,很快就來到這片地方的中心處。
我記得中這片樹林中間有一條很長也很寬的空白地方,我覺得我們要尋找的秦皇陵入口就在那裏,畢竟那裏是整個地方的中心之處。
當我們最終到達那裏的時候,不由為眼前的一幕而震撼了。
我們昨夜看到的幻象竟然真實的出現在了我的麵前,這是一條巨大的長足有一百多米寬也有幾十米的裂縫,看不到底部的裂縫,不知道有多深,也不知道下麵的任何情況,但毫無疑問,這倒裂縫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入口。
之所以這麼的篤定,是有原因的,因為在裂縫之中的石壁處,我們隨處可見一些被清理出的平坦的地方,畫著一幅幅精美的壁畫,盡管又很多地方都因為時間太長而剝落了,但依然可以證明,當初這裏是何等的恢弘。
除了壁畫之外還有別的東西,那就是雕像,大多都是一些神獸之類的浮雕。在古代,所謂守護陵墓的神獸雕像,基本是隨處可見的,每一座上規模的陵墓,都會有這種東西。
這個巨大的裂縫的整體並沒有經過太多的休整,但是增添了這種壁畫和浮雕,已經可以證明,這裏就是真正的陵墓入口。
時間已經不早,我們都不願意浪費任何時間,一來到這裏,連勘察都沒有,就直接固定好了繩索,準備下去。
這個地縫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深得多了,這裏原本就比外界要高很多,如果要達到與外界秦皇陵地宮齊平的位置,幾百米的深度都有可能。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們足足往下攀爬了將近三百米的深度,才終於看到一處極為寬闊的平台。十分的平整,幾乎看不到什麼亂石,這在自然形成的裂縫中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裏肯定是被清理出來的,既然是秦皇陵的入口,當然要幹淨了。
還有,之所以說這裏是一處平台,是因為這裏並不是;裂縫的底部,在平台的一側還有一道巨大的縫隙,有十幾米的寬度幾十米的長度,下麵依然一片黑暗,遠遠看不到底。
我們降落在這處寬闊的石台上麵,並沒有再去理會那道小一些的裂縫,因為那已經不關我們的事情了,因為一降落在平台之上我們就看到深處有一個巨大的洞口,旁邊各有一座巨大的神獸雕像,在洞口的深處還隱約可以看到一扇巨大1的師門。
顯然,這個洞窟就是秦皇陵的入口,我們隻要順著這條路走就行了,那道深淵就不是我們該去煩惱了的了。
雖然隻是一處原始的山石結構的平台,但依然非常氣勢十足。在我的印象之中,秦始皇本身就是一個特別的人,拋開他做的那些錯事,他本人就是一個氣吞山河的梟雄,他的墓地,氣勢自然不會小。
就好像這兩座守門的雕像,一般的人的陵墓都會用一些瑞獸,比如麒麟龜蛇之類的東西來守護,但這兩座卻是巨大的龍形石雕,在一般的人眼中,龍是高貴的象征,但是在秦皇的眼中,龍隻配給他看大門,由此可見這個男人的心胸該是多麼的波瀾壯闊。
我們走進了山洞,很快就來到那扇巨大的石門前,石門是緊緊閉合的,可見這多年以來,從來沒有人古來打擾過這裏的安寧。這一點我們是毫不意外,我們也事根據許多的巧合和運氣才擁有找到這裏的條件,很有可能我們得到的那些條件就是這裏的唯一一條線索,我們找到了,別人自然就找不到,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是這座陵墓建造完成封閉之後,第一批來到這裏的訪客。
要打開這座巨大的石門並不容不易,就算它隻是關上的,要推開也需要很大的力量,以我們四個人的力量都不一定能辦得到。
但很幸運的就是我們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就在旁邊一個燈座上找到了打開石門的機關,隨著機關的開啟,這個被曆史掩埋了兩千多年的被塵封的大門終於被打開了。
一走進大門就是一條筆直的通道,這一點我們毫不意外,因為這裏離秦皇陵地宮所處的範圍足足有數十裏路,就算我們在這條通道裏麵走上一天時間,都是非常正常的。
通道的盡頭就是一道向下的金屬階梯,然後下麵是更深的裂縫,四個人便順著裂縫向下攀爬。
沒想到這道金屬懸梯足足延伸到裂縫的底部,這倒方便了我們,不過這種垂直的攀爬實在太費力氣,而且太高了,我估計應該有兩百米的長度,等到了底部,四人都已經氣喘籲籲了。不過誰也沒有在意這些,能這麼快這麼順利的到達這裏,已經讓人非常滿意了。
裂縫下麵並非我之前想的那樣亂石嶙峋險峻逼厭,地麵竟然非常平坦,就算有亂石也隻不過是一些不大的小石塊,行走起來也不會給我們造成太大影響。這底部是整條裂縫最寬的部分,兩邊石壁相隔總體都在五米以上,如康莊大道一般,不用我們為如何前進而操半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