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無法選擇身份,更沒有辦法選擇父母,命運把我們安排在不同的家庭裏,或窮或富,或貴或賤,這是上天的安排,我們無法選擇。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改變,自立改變命運,自強成就未來,自立自強是造就社會精英的捷徑。
自立自強是北大人的第一氣質
北大是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一所大學,她以其百年的曆史積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蘊。高聳的博雅塔、靜謐的未名湖、典雅的國關樓乃至風光旖旎的朗澤園,以及那些點綴於校園中神態自然、表情莊重的學者先人塑像,無不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這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占鼇頭的師資力量,獨具一格的崇高聲譽,強烈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良學子。一旦走進燕園戴上北大校徽,那種自立自強的使命感,那種立誌成才的責任感,那種爭創輝煌偉業的豪邁感就會油然而生。“北大人”這個令人自豪的稱謂,不僅昭示了一種榮耀,更提醒著一種責任,不僅代表著才華與優秀,更代表著未來與希望。北大把自立自強的第一氣質傳授並滲透到了每個北大人的血液裏,每個邁出燕園的人都以自立自強為做人的第一哲學。正是自立自強的精神鞭策著他們去不懈努力,為人生的成功,為北大乃至中國的成功而奮鬥不息。
自立自強是人生的第一課。從降生那天起,我們就開始了自立自強的磨煉,第一次被拍打的疼痛激醒了寄生於母體的暖夢,在繈褓嬰兒時期,我們就已經開始了追求自立自強的人生。然而,許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明白自立自強的真正含義,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的我們忽然一夜之間脫離母親的嗬護,我們會感到無所適從。北大的第一課就是要改變我們過分依賴父母、依賴親人的習慣,自立就是靠自己生活,不依賴他人;自強就是不安於現狀,勤奮、進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如果沒有自立自強的決心,不配在北大讀書,不配做北大人。因為缺乏這樣自立自強的精神,就會成為首先被淘汰出局的人。最頂尖的學府要培養的必然是自立自強的學子。
北大文學院有位講師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所美國中學,以增加體育器材為名,讓學生去每家每戶賣餡餅,用學生們掙來的錢來買體育器材,考驗學生的自立自強能力。其中有一個中國學生,他從來沒有賣過東西。老師剛一安排活動,他就產生了恐懼心理,又是害怕自己賣不掉餡餅,又是害怕客戶給冷臉,再加上父母的勸阻:讓別的美國學生來幫助他。但後來這位中國學生還是下定決心自己去闖一闖。他憂心忡忡地來到一戶人家門前,輕輕敲了敲門。門開了,出現了一個黃頭發、藍眼睛的叔叔,他和藹可親地用英文說:“你好,請問有什麼事嗎?需要我幫忙嗎?”於是,這名中國學生就像背書一樣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叔叔居然一下就相信了他的話,答應了他的要求,還先把錢付了。隨後,這名學生就有了膽量,又和好幾戶人家做了買賣,沒想到都成功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能不能自立自強不在於別人,而完全在於我們自身。你擁有自立自強的勇氣,就沒有人能夠阻擋你前進的腳步。相反,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勇氣,那麼你就自己捆住了自己的腳步,在人生的路上就會成為劉備的兒子——永遠也扶不起來的阿鬥。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學生確實應該加強自立自強的鍛煉。
北大校園有一句流行語說得好,能登上博雅塔的生物隻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衝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有誌者事竟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隻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在風中在雨中自強不息,我們在雨中在風中展翅飛揚。
北大女生桑蘭原是中國國家體操運動員,享有“跳馬王後”的美譽,是當時一顆冉冉升起的體操新星,爭奪世界冠軍,是永不滿足的桑蘭的夙願。然而1998年,17歲的桑蘭在紐約市舉行的友好運動會的女子跳馬比賽時,不幸從器械上重重摔了下來,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經醫生診斷,她的第六根和第七根脊椎骨骨折。正是花樣年華的桑蘭麵臨著高位截肢,從此將與輪椅為伴的慘痛現實。但桑蘭說:“我絕不向病魔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能站起來。”
桑蘭一直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疼痛,頑強地堅持著康複訓練,有效地防止了肌肉萎縮。她在堅持康複訓練的同時,不僅在北大新聞傳播專業苦修學業、在“星空衛視”主持一檔《桑蘭2008》的體育節目,還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她說:“北大給了我自立自強的勇氣和信心,沒有北大的鼓勵與教誨,我不會有這樣陽光的心情和堅強的意誌。”在北大這個聖堂裏,她借助自助器具,學會了熟練地操作電腦,上網與各界的朋友交流。按照醫學常規,這一切是不可能的。靠非凡的意誌力和現代醫學科學的力量,桑蘭跨越了從不可能到現實的完美曆程。受傷之後,桑蘭還出任了北京2008申奧形象大使,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永遠微笑著的“陽光女孩兒”。她說:“北大給了我力量,我一直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站起來的,我會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