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高處不勝寒,低姿態好做人(1 / 1)

高處不勝寒,低姿態更好做人。作為男人,即使覺得自己再優秀,也要懂得低調做人的道理。聰明的男人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懂得適當的低調是卓越的開端,是做人所必需的。低調做人就是要收斂自己,即使有才也不能過度的外露,做事情要懂得含蓄,不要太出風頭。男人要想做到低調,還要懂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有理也要饒人,給別人留點麵子。男人的低調還體現在不剛愎自用,剛愎自由的男人成不了大事。低調的男人還要懂得虛懷若穀,即使很優秀的男人,也要懂得謙虛,在與人相處中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男人做人的最佳姿態。

欲成事者必須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堅固,才有繁枝茂葉,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男人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有尊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跪射俑。這尊跪射俑,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陶俑1000多尊,除這尊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而這尊跪射俑保存最完整,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晰可見。這尊跪射俑為什麼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呢?導遊解釋說,這得益於他的低姿態,或者說是他的“低調”。首先,跪射俑身高隻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間。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衝,低姿態的跪射俑受損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

這尊跪射俑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自己當成泥土,如果老是將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這也就是說,男人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有人錯誤地認為:低調做人,那不虧了嗎?事實並非如此。低調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時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盈若虧,不嬌不狂。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將軍,在大軍撤退時總是斷後。回到京城後,人們都稱讚他的勇敢。將軍卻說:“並非吾勇,馬不進也。”將軍把自己斷後的無畏行為說成是由於馬走得太慢。其實,如此低調,絕對不會抵消將軍的英雄形象。相反,人們讚揚的是將軍的高尚品德。

男人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隻是膚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