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問了劉隊長一些具體情況。劉隊長說這支隊伍才拉起不久,一些武器也是從國軍那裏要的,有的是在國軍與鬼子打完仗的地方撿的,有的還是自己的土槍,他腰上插的就是一杆短銃。
盧鋼說這也能打鬼子?
小林拿出槍來亮了一下,說,這個肯定比你的要好。
劉隊長露出羨慕的眼光。
好了。你們拽麼子拽?槍我們自己有,至於你們的就隻能以後打鬼子靠你們自己從鬼子的手裏奪了。劉隊長,這鬼子的情況如何?我就知道沙頭鎮有鬼子,還真搞不清這裏的情況。
“鬼子有的是。年家河,資江南岸一帶都有鬼子活動。聽說靠江邊的會龍山上也有鬼子在那裏,江北的沅江也有鬼子在那裏駐紮,有多少鬼子我也不知道。”劉隊長說。
“我們不能打無準備之戰,盧鋼,小林,過二天雪停了,隨我去這些地方看看動靜,了解情況後再作行動。”老楊說。
“是。”二個人同時回答道。
“老劉,你對這裏比較熟悉,是不是也跟著我們一起去。曹幫主,你這幾天就在這裏負責一下。”老楊又問曹幫主道。
劉隊長當然樂意。曹幫主也點著頭說要得。
這麼一定,也就沒有什麼事情要商議的了,在劉隊長的安排下,他們便各自安頓到了山上一些散戶人家裏。
盧鋼要把馬牽到了半山腰間的一個草棚子裏,小林說,這裏太冷了,不行,他要把它們留在廟裏。他也睡廟裏。盧鋼說他們幹脆都睡廟裏算了,有牆不透風,不會覺得冷。
老楊見他們這樣也沒多說,跟著劉隊長他們去了一戶人家裏歇腳去了。
沒有故事。
過了二天雪停了,他們按計劃出山了。出發前,小林和盧鋼騎了馬,帶著另一匹老楊騎來的馬來到了老楊在半山腰的住處。老楊看見攔了他們,說,隻有三匹馬,有四個人怎麼能騎馬?
劉隊長說沒事,他們這裏正好有匹馬,是專走茶馬古道的商人留下的,是嫌它們有點老了才不要送給了一戶人家的。去借來用用也無妨。
借了馬後,他們朝山腳下走去。
他們選定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年家河。
太陽已經照得老高,乘著這個冬天難得的好陽光,四人躍馬奔馳在泥濘的小路上。不一會兒,他們便到了一條河邊上。
“楊老師,快看,那裏有一座塔。”小林在馬上喊道。
大家都順著他的手看去果真有一座八方七級的塔矗立在堤邊的平地上。
劉隊長說:“這是奎星塔,清朝道光二年由鄉紳捐資修建的。”
老楊來了興趣,說:“走,看看去。”
上前下得馬來在塔的周圍看了個圈,隻見此塔為樓閣式磚塔,青磚結構,坐南朝北,上有葫蘆寶頂,下有花崗岩基座。看南麵塔時,第一級是朝著南方開著的門,再往上看各級卻朝著東南西北,錯落開窗。在第二級向南的窗額上有清晰的楷書字樣:“奎星塔”。
級級立簷,青瓦覆掩。塔內以花崗岩條石作樓,無梯,看高度估計以前應有旋梯可攀登而上。他們進入塔內看到在第一級內壁上嵌有青石碑刻,鐫有《前清探花胡達源跋》,文字已難以分辨。
劉隊長又說道,清朝一個大官也是這裏的人,叫胡林冀,問老楊認得不?
老楊一聽,趕緊說道,怎麼不認得?他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呢。
小林問老楊,胡林冀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老楊說以後再告訴他,然後對劉隊長說:“真沒想到這樣一個地方還真是養人才的地方啊。”這時,他見盧鋼還要上得第層塔上去,老楊叫住了他,說:“算了,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