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們都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作為文臣的唐佐認為眼下應當一切以民生為主,從主觀上反對眼下迅速擴充兵力。而作為謀士的吳行朔則從形勢的角度考慮,認為少帥軍眼下少帥軍擴充過快,眼下應當以消化金地為主,從側麵提醒我現在不宜盲目用兵。
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們這個整體的利益在考慮,關鍵是自己隻有三年的時間了,新兵的訓練怎都得半年以上,真正能上戰場怎都到一年以後了。而我的計劃是用半年的時間來穩定東北,一年以後將引軍西進,拿下西夏。
想想他們說的也的確在理,眼下很多事情也不能太急,預速則不達,我想了會道:“兩位言之有理,招兵的事就先緩緩,不過現在必須的組建一支部隊用來維護各地的治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主力部隊解放出來。行朔你就負責這件事,人數就定為五萬,應當可以保證各縣都能在五百左右,維持治安應當足夠了。這項工作在三個月內必須結束,我不要求他們有多強的戰鬥力,但必須保證他們的紀律性,那些思想不正的堅決不要,我可不要一支騷擾百姓的。這支部隊的招募原則上在各縣就地招募,金地可以適當打亂,避免被金國殘餘勢力利用。但決不可以搞分化,隻要金人實心做事,必須一視同仁。”
從眼下我這麼大的地方招五萬的兵力還是綽綽有餘的,兩人也都表示同意。我們又商量了一些具體的細節,二人便各自下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以前常聽人數,這官越大越好當,現在自己也真體會了一把。盡管頭痛的事一堆,自己都安排下去了,在準備工作沒有結束前,自己都也難得的清靜了一段時間。招選英才的榜文在四省和金地也貼出去了,反響還不錯,報名的人倒也很多,當然也有一批儒生說我這是變相的另開科舉,攻擊我的考試內容是在辱沒文化,號召大家抵製此次考試。響應的人也是有的,不過既然思想不能轉變的人我是絕不會用的,自然就沒覺得損失什麼。我後麵還有更驚人的變革呢,那些思想保守的人,我是絕不會讓他們進入朝廷和自己作對的。招募兵役的事也在順利進行著,大家一聽隻是維持地方治安,不用上前線拚命,報名的熱情到是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不過吳行朔也沒給那些想混飯吃的人機會。部隊招募好後分為兩營,分別集中在燕京和遼陽訓練。燕京的訓練由調回的趙峰負責,遼陽的新兵訓練由馬思度負責。
一切事情都有序的進行著,我的家裏卻發生了一點意外。這天我興致勃勃地回到府上見我朝思暮想的詩兒老婆,他們比唐佐遲到了幾日,一進屋裏看見詩兒站在大堂,我忙上去抓住她的手道:“我的好老婆,都一個月了,今天終於見到你了。”
詩兒見到我也是一臉的激動,但轉而是一臉憂愁,我心想詩兒的表情怎麼這麼奇怪,便問道:“怎麼見到為夫不開心嗎?你怎麼這麼久才從濟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