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分封百官(1 / 2)

我看了看唐佐交給我的名冊,前十名分別是:胡譚耀、劉利文、曹黔、孟凡啟、韓冬紀、朱叔安、李東陽、白名璨、徐澤、泰軻隆。這其中的曹黔、李東陽都在以前任過官職,而泰軻隆更是女真族。這次選拔的這批官員有一個好處,他們在參加考試前就明白我是不會投靠朝廷的,既然他們都已經有了這個心理準備,這也省了我以後不少麻煩。

現在官員基本上選拔的差不多了,最後的事情就是我們這個政府架構還沒有最終確定。我把四人都請了過來,再次開會商議此事。

大家現在基本上都接受了我的提議,具體的部門也商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和任命的官員問題了。在大家都到齊後,我先笑道:“這次所選出的官吏真的是讓我非常意外,看來我們的民間還是有很多懷才不遇的人。現在人員上已經沒什麼問題了,現在最後就差我們這個框架了。大家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我們今天就把他拍板了吧!”

大家都輕鬆的笑了笑,王成誌出來道:“三院下麵所設部門我們都覺得差不多了,現在剩下的就是禦史台的問題了。我們幾人商量了一下,還是覺得直接由禦史台監督百官比較可行一些,所以禦史台不便由三院共管,我們覺得還是將禦史台掛在司法院下麵。但禦史台可以直接向皇上上奏章,不用經手司法院。這樣禦史台名義上受司法院管轄,實則獨立於司法院,這樣便能更好的監督百官。”

“這點我非常讚成,就按你們的意見辦,大家還有什麼覺得需要修改的嗎?”我有點激動,畢竟辛苦了快一個月了,現在終於要有結果了。

唐佐起身道:“在下還有個建議,我們此次雖然招錄了不少人才,但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吏我們還是應當留用部分的,否則恐遭非議。”

我點了點頭道:“唐兄考慮的很周到,你們看看那些隻要的確肯為百姓做點事的就繼續留用,剩下的有問題的就罷免,畢竟我還有監管的權利的,剩下沒什麼能力的就調到一些閑置的部門。”

大家都表示讚同,我這跨世紀的國務院算是確立了下來,我又和幾人商量了一下具體的官員人選。最後確定,朝廷最高管理層設三院,分別是政務院、軍務院、司法院。政務院最高長官稱總理大臣,由唐佐擔任;軍務院最高長官稱太尉,由吳行朔擔任;司法院最高長官稱大法官,由許一諭擔任。政務院下設六部,分別是戶部、吏部、禮部、工部、商務部、教育部,各部最高長官一律稱為尚書。其實我是想叫部長的,但大家都覺得怪怪的,我心想也不能為了讓自己方便,全搞成一堆他們聽都沒聽過的稱呼,便改為尚書了。其中戶部主要負責全國人口普查及人口遷移及地域化分等工作,當然最重要的任務是負責全國稅收的征收,由曹黔擔任最高長官。吏部自然就相當我們現在的人士部了,主要負責全國官員的選拔、考核和管理,由李東陽擔任。禮部除了原有的職權外,我又增加了外事職能,負責與外國的聯係交往工作,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由洪皓擔任。工部則負責各地的城建及各種器械的研發、製造,當然我也給加了點知識產權局的職能,由陸遊的老友毛清遠擔任。商務部則是我新加的,幾人剛開始還覺得沒必要新加這麼個部門,職能完全可以並到其他部門,我廢了好大的勁才說服他們,商務部主要負責全國商業的管理以及推廣,我還打算成立幾家‘央企’也由該部門管理,由沈韓學擔任。教育部雖然也是新加的,大家到沒有太大的意見,中國的傳統還是重視教育的,教育部主要負責組織考試及對教育的推廣,由俺嶽父陸遊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