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初學寫詩(1 / 1)

學校念書時,對寫作文,他很頭疼,許多人相當年都有同感吧。上語文課,他最怕寫作文了,其它還可以。

語文老師,也就是當時他們的班主任老師。是他們鄰近的龍灘村的人。四十歲剛出頭,人個頭不高,常穿灰白色或黑色衣服。人雖嚴肅,話語不多,但很和善。走起路來不緊不慢,很穩重均勻。

語文老師名叫龍克華,就是這樣一個人,想不到在龍灘村當過大隊黨支部書記。更讓他欽佩的有點崇拜的是,龍克華老師是個詩人,他苦愛著詩歌寫作,辭去大隊書記,跑到本地學校,甘當一名小學教師。聽說他寫過很多詩歌,他還看到過《詩刊》上龍克華老師發表的詩歌呢。

一次,語文老師給他們上語文課。

“今天的課文是一首詩,我先朗讀一遍。”龍克華老師說著就開始朗讀起來。

“大娘,你翻箱倒櫃在找啥?”

“找我那當年那要飯瓢。”

“不知老頭子藏在那?”

朗讀完了,龍克華教師讓同學自己朗誦兩遍。

龍克華老師介紹了這首詩的作者情況,寫作背景,講解了這首詩中的生字生詞。

第二節課,繼續由龍克華老師上課。

龍克華老師繼續講這一課。

龍克華老師逐字逐句講解意思,講解了段落找分,講解段落大意,最後,總結講解了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最後,還布置了一道語文題。

龍克華老師說:“同學們,這首寫得很好。同學們下去每人寫一首詩,在下節語文課上,每個同學都要上講台自己朗讀。”

“現在下課。”龍克華老師說。

他下課後,借了幾本詩歌方麵的書,認真的閱讀起來。

越看越愛看,反複閱讀了一些詩歌。

於是,就在家中,試著自己寫了一首短詩。

寫完後,坐在桌子前,一會擺頭晃腦的小聲朗誦,一會伏下身子修改。

走在路上也想這首詩,自習課和課間休息也琢磨怎樣修改這首詩。加上星期天,前後共花費了四五天的心血,終於覺得比較成功了。

下周星期二上語文課,他第二個上講台朗誦他自己寫的那首小詩。

他朗讀完後,龍克華老師點評說:“孔耀庸同學的這首詩寫得好,其中那兩句,‘民歌唱出咱心裏話,唱到實現四個現代化’,寫得很好,把這首詩,帖在教室後麵牆上的學習園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