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天(1)(1 / 1)

要想了解一個人,是否從一天的描述開始,才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方法。這個是哪個偉人說的呢?這個世界存在太久,“活”的人太多了,說過的話也太多。即使話這麼多,要是願意付出一點成本還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

清晨六點十五分,他準時醒來。能說醒來嗎?好像不是很確切吧,“醒”應該是人類的詞語吧,他是人嗎?他自己也也許都不知道。換個單詞吧,應該說是重新開始運轉。

他是做夢的,醒前還做了一個經常做的夢,為什麼會有夢呢?為什麼總是那個夢呢?後麵再說吧。

他習慣性的看了下賬戶內的錢,比昨天睡覺的時候稍微多了一點點,然後在慢慢的一絲一毫的減少。比上個月少了更多,比去年少了一堆。和比剛開始移民時比較,大概隻剩下10分之一了。

依賴那些不多的儲蓄生活著,那些儲蓄的利息能維持他每天清醒12個小時左右,如果超過12個小時就要使用本金了,而本金消減就會影響利息的收入,然後讓他清醒時間越來越短,也許哪一天就耗盡了。他們說每次啟動太麻煩,要是不滿六個小時就不值得啟動一次,要是連續12個月不重啟一次,就會被從係統中徹底刪除了。他們又是誰???他是不會知道,隻能服從他們的安排,接受他們的協議。不知道哪天醒來,就會看到他們一個協議,讓你點確認,要是不點確認,當然可以點取消。但第二天天就又會出來,你能怎麼辦呢?反正他就會點啊點,直到不記得點過多少次確認了。

說的有點遠,先回來說眼前的事情吧。其實不需要起床,上次入睡時他坐在桌子前,這次醒來他還是坐在桌子前。很方便不是,不需要移動,看了眼浮現出的鏡子,頭發一絲不亂,是不是有些淩亂更好呢,不過加這個效果好像是按月付費的,五年前選的樣式,自己看的比較順眼,就這麼一直順眼下去吧,畢竟換個發型也是要錢的。

虛擬的生活有個好處,就是沒有必要去廁所,很節約時間。而且很安全,不會遇到傷害,永遠的存在。也許吧,當初是這麼認為的,要是有錢就能永遠存在。

“可是我沒有錢了,我的錢在慢慢變少,所以永存就是騙人。”

生存空間是四個平方米,就這麼大,對他來說應該算大的了。他隻能買這麼大的了。從別墅搬到高級公寓,再從高級公寓搬到低級公寓,再就是這麼小的無出口空間。所謂無出口空間,就是沒有門的空間,不是沒有,就是不能打開,就像沒有鑰匙,緊緊鎖住的。要想有真正的門,很簡單,下個訂單,支付費用,就出現了。可是何必呢,他也許想要出去,出去能幹啥呢?去見其他的“人”?去呼吸下空氣,享受下陽光,吹下外麵的微風?算了吧,那也是虛擬的啊。

那空間有個房門,一個不會去打開,也暫時打不開的房門。那空間有個桌子,上麵有個終端。桌子上還有個咖啡機,有個水壺,有個杯子。那空間有個椅子,他坐在上麵。那空間,有盆花,他有時用水壺澆澆她,她(那花哈,換了一個她)過37天會開一次花,兩天後謝掉,看了下時間,距離下次開花還要11天,這次會開什麼顏色的花呢?花瓣還是那樣重重疊疊的嗎?這個倒是值得他期待的,也是保留著她的原因,每次開花都將那樣子存儲在他的記憶中,除了那次惡臭又特別難看的,他想刪除,卻沒有成功,然後副作用是又比其他幾次更加記憶深刻。

沒有權限管理他自己的記憶,特別是刪除的操作,他隻能把不重要的進行壓縮,最大限度的壓縮,加上一大串長長的密碼,然後扔在深深的文件夾的一個角落中,不再去想起,但做不到,他總能不由自主又輕而易舉的找到它們,輸入密碼,漫長的解壓,然後重播。最容易想起的就是那些想忘記的,最容易忘記的是那些不想忘記的。虛擬的也是這樣,這不是一種悲哀嗎?

那桌子有個空間,放著一些雜物,他舍不得丟棄的雜物,花費他不少錢保存的雜物,看著那些,才讓他我有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感覺,盡管那些雜物也是虛擬的。

那空間還有扇窗,外麵永遠是陰天,因為陰天是免費的,沒有錢去定製個晴天啥的,其實最貴的電閃雷鳴的天氣,幾十分鍾的長度,就像一集電視劇,他有時猜隻有有錢人才會買這個享受吧。陰天好啊,沒有陽光曬進來,皮膚就不會曬黑了。窗外是一座山,綠油油的山,打折時候買的,很便宜,還能終生使用。

他曾經嚐試過,沒有窗是否也能生活,於是就拉上窗簾連續生活了七天,逐漸變得胸悶和鬱悶,感覺就生活在一個罐頭裏麵,最後還是放棄把窗賣掉。真懷疑自己怎麼會胸悶和鬱悶呢?難度虛擬的自己還需要空氣?還會有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緒?不過真的有,他盡然就不能沒有窗!!!!他寧願提早耗盡他的錢,也不能沒有窗,沒有他那些無用的雜物。他還喜歡把他的手伸到窗外,盡量伸,盡量伸,身子也漸漸出去,直到收到一個不知道來自何處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