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希望的使者(1)(1 / 3)

我有一個問題

我是誰?

我名叫尼克·胡哲,但尼克·胡哲又是誰?

奇怪的是

你身邊的朋友似乎可以決定你是誰

因而你改變了自己

你希望自己有另一個體形

但那不是真的你

你隻是想成為別人期望的樣子

當你說:我有這些,我沒有那些

我會說:那又如何?我不在乎!

你的孩子有海豹肢症

杜許卡25歲了,終於懷上了她的第一個孩子。

她的心情激動而又惶恐,她小心翼翼地嗬護著這個愛情的結晶。她曾經當過助產士和小兒科護士,在產房照顧過好幾百個產婦和嬰兒,所以知道懷孕時該做些什麼。她很注意飲食,小心用藥,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連止痛片也不服用。

當預產期臨近時,杜許卡去了最好的醫院,去看最好的醫生。不過,她心裏一直擔心,曾幾度向丈夫鮑裏斯提道:“我希望這個小寶貝真的沒事。”

懷孕期間的兩次超聲波檢查,醫生都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並告訴他們是個男孩。

杜許卡夫婦很高興,他們甚至提前幫孩子取好了名字——尼克·胡哲。

1982年12月4日,期待已久的孩子終於呱呱墜地。

杜許卡一開始並沒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她開口問醫生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的小寶貝還好吧?”但現場一片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還是沒敢把新生兒帶去給新媽媽杜許卡看,杜許卡越來越覺得事情有點兒不對勁兒。緊接著,產房裏進來了一位小兒科醫生,於是他們把新生兒抱到產房的另一頭,看著新生兒麵麵相覷。

當杜許卡聽到一聲健康的嬰兒的哭聲時,她終於放下心來。

然而,在生產過程中鮑裏斯就注意到了自己的孩子少了一隻手臂,他還沒來得及仔細看,孩子就被醫護人員帶出了產房。

杜許卡看到醫護人員的表情,她感覺自己的孩子一定出事了,於是她質問醫生:“怎麼回事?我的孩子怎麼了?”

起初,醫生不願回答,但杜許卡非要醫生給她一個說法。醫生不得不用一個醫學名詞來回應:“你的孩子有海豹肢症。”

此言對杜許卡恍若晴天霹靂,她當過護士,知道這個名詞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同一時間,那個早已嚇呆了的新爸爸鮑裏斯還待在產房外,他一直想知道自己剛剛所見的是不是真的。當小兒科醫生出來跟他說話時,他大叫著:“我兒子,他沒有手臂。”“事實上,”那位小兒科醫生小心翼翼地說,“你的兒子沒有手臂也沒有腿。”

“什麼?”鮑裏斯完全無法相信。

在極度的震驚與痛苦中,他有一陣子呆坐著不能言語,之後保護妻兒的本能湧現,他衝進產房,想告訴妻子這個消息。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的妻子正目光呆滯地在床上哭泣,很顯然,她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

護士將新生兒包起來,帶到杜許卡麵前,要她抱抱這個初到人間的孩子,但是杜許卡拒絕了,要他們把這個孩子帶走。

護士哭了,助產士哭了,當然,那個懵懵懂懂的新生兒也哭了。最後,護士把新生兒放在杜許卡身旁。

“把他帶走,”杜許卡說,“我不想看到他。”杜許卡無法忍受她所看到的:自己的孩子沒有四肢。

當一個沒手沒腳的孩子沒有任何征兆地來到這個世界時,尼克的父母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孩子的出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歡慶喜悅,反而讓整個家庭陷入了悲哀的氛圍中。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們怎麼也不明白:如果上帝是個仁愛的上帝,他怎麼會讓這種事發生?

不久後,鮑裏斯終於接受了這個孩子,他相信,上帝給了他這樣一個孩子,肯定是有理由的。

他到育嬰室去看自己的孩子,然後回去跟妻子說:“他很好看呢。”

許多人在成長的路上可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或者如鮑裏斯夫婦那樣突兀地有了一個天生生理有缺陷的兒子,或者如尼克一樣,噩夢一般的苦難無端地降臨到自己身上。

人生的遭遇難以控製,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選擇的不是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東西。

一個盲人,小時候深為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認定這是老天在懲罰他,自己這一輩子算完了。後來一位教師開導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寵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若幹年後,他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為許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跡被寫進當地的小學課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樣的思路可謂新奇,而這樣的理由又是那麼善解人意,並且幽默可愛。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傑”,文學家彌爾頓是盲人,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人,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人。如果用“上帝咬蘋果”的理論來推理,他們也都是由於上帝特別喜愛,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