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孤憤誰訴 紅袖添香(1)(1 / 2)

卓南雁和餘孤天便這麼在島上住下了。

這是一個他們都不熟悉的水的世界,每天一睜眼就能聽到吱吱呀呀的櫓聲,聽到漁人用腳踩跺船板催促漁鷹入水的啪啪聲,每晚睡覺最後聽到的聲響也必是遠處起伏不定的濤聲。卓南雁覺得這個世界新鮮而又神秘,美中不足的是他仍舊不能習武。

第二日一早,卓南雁和餘孤天這兩個新來的孩子便跟島上數十個少年教眾混在一起習拳。可卓南雁還是老樣子,練不了幾招,依舊大汗淋漓,手足酸軟地呼呼喘氣。林逸虹見卓南雁喘噓噓的樣子,想起慕容智的話,這才吃了一驚,給他認真地切了脈之後,不由搖頭連道古怪:“你這脈象太過古怪,隻怕我是無能為力了。可惜教主仍在閉關,隻有等半年後,待教主出關來給你親自診治!”

卓南雁大失所望之餘,更多了一份焦急,在風雷堡內他不知自己身世,不得習武便不習了,但這時深知自己身負父母和風雷堡大仇,卻仍是無法習武,不由急得雙目發紅,叫道:“林師傅,我……我這輩子當真是廢人一個麼?”林逸虹歎一口氣,道:“教主神通廣大,文武醫道無一不精,隻盼著他能醫好你這病吧。嘿,便是醫治不好,你也不必過於傷悲,教主勵精圖治,本教正需各路文武俊彥,從明日起,你便專心習文吧。”

林逸虹說得不錯,明教教主林逸煙顯是個心懷遠誌之人,明教這幫孩子都是依著他的安排精挑細選上來的聰慧少年,每日上午演武,下午習文。隻有在武英會中憑真本事打出來的出類拔萃者,才會各依所長,投入曲、彭、林和慕容兄弟等人門下專習各路武功。眼下這群孩子便由遭罰的地藏明使慕容行教拳法,林逸虹親自傳授他們劍法。

餘孤天在皇宮裏雖然學過武,但終究是當作閑暇時的健身小道,從來沒有真正下過苦功,武功進境跟群童相差尚遠。好在他心性聰慧,揮拳練武悟性極高,加之身負大仇,恨不得早日武功大成,習武之時加倍刻苦。

這一來卓南雁更覺孤單。每個上午,看著跟自己一般大的孩子們叱吒生風,揮汗如雨,他心內就是一陣陣的刺痛。

到得下午,二十多個少年男女濟濟一堂,在通頌《二宗經》、《證明經》等明教經典之後,便在一個白發老儒的帶領下,全力研習儒家的經史子集。

開始卓南雁覺著奇怪,在他心中,隻覺明教弟子必是如同林逸虹或是厲潑瘋一般,苦練武功之後四處劫富濟貧罷了,這樣的研習經史,難道是要考舉人中狀元去麼?

林逸虹聽了他的疑問,淡淡一笑:“教主心懷天下,他時常說,眼下天下大亂,朝廷昏庸,正當我明教大展身手之時。而要重整河山,卻不能單憑武功精強,更要文武兼修,咱明教弟子不但要出他幾個進士狀元,便是琴棋書畫鬥雞走馬這些達官顯貴喜好的小道,咱們也要勤加精研,出些人才。”

卓南雁一愣,問:“學圍棋什麼的,有何用處,陪著那些達官顯貴去下棋喝茶去麼?”林逸虹點頭道:“不錯!咱們眼下正在待機而動,若是本教弟子憑著經學策論之學博他個進士狀元,出將入相,直入朝廷機樞要地,那是最好。若是不能,據說大宋皇宮內有棋待詔一職,圍棋高手可以憑棋道直入皇宮伴駕。若是本教弟子能出一個棋待詔,深入大內,混入這些顯貴堆裏,刺探各種消息,也算為本教立功!”

卓南雁這才聽出了他話中深意,麵色一變,道:“難道咱們是要……”他在風雷堡長大,易懷秋雖時常跟他痛罵朝廷昏聵,卻是一心忠耿,常以大宋汴京遺民自命。在卓南雁心底,也就天經地義地認為,似嶽元帥、易老伯這樣報國抗金的,才是大好男兒。這時聽了林逸虹的話,“扯旗造反”這四字在他腦中一閃,便沒有說出口來。

“你猜得沒錯,”林逸虹卻似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目中精光一閃,道,“明教以日月為尊,眼下烏雲遮日,改天換日的重擔自然便落在了咱明教弟子身上。這便是教主常說的,先要忍辱負重,才能乘勢而起。”說著用手一拍卓南雁肩頭,慨然道:“南雁,你雖不能習武,但聰明伶俐,若是文才上搏他個出人頭地,一般的也是本教棟梁!”

卓南雁隱隱覺得他說的話有些不妥,但終究是少年心性,給他幾句話撩撥得熱血上湧,暗想:“不錯,嶽元帥、易老伯,還有爹爹媽媽,說來說去還不都是給這昏庸朝廷逼死害死的!我若是全力幫著明教改天換日,一樣也算是給他們報了大仇!”自此之後,便在讀書上苦下功夫。慕容兄弟之中的高個子慕容智和林逸虹文武皆通,也時常親來給眾童講授武舉中的兵法和圍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