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中求勝 永為強者
鷹的自述:鷹雖然是凶猛的獵手,但在捕食的時候也不是每每得手,相反成功率非常低,往往低於50%。一次次的搜尋和俯衝卻又一無所獲,雄鷹麵臨的將是怎樣的尷尬。而且對缺少捕食經驗的幼鷹來說,稍有不慎,還會有喪命的危險。如此看來,鷹的一生充滿了失敗,但我們仍然堅持與失敗抗爭,因為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失敗。失敗是平庸者的哲學,成功才是卓越者的不息追求。雄鷹視失敗為成功的階梯,在無數次失敗中成就自己永為強者的信念。
雄鷹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失敗
鷹王的生存與鷹所處的食物鏈有著密切的關係。食物鏈是生態係統中的生物通過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一條鏈條,它是生物相互製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絡關係。比如,鷹→蛇→蛙→蝗蟲→青草。可以看出,鷹處在這條食物鏈的最高層,就不免受到食物鏈上任何一個環節的影響。如果某一環節發生故障,鏈條就失去整體性,生態係統就會發生紊亂,但結果對於鷹來說都是一樣的——失去食物來源。如今由於人類的介入,鷹的生存繁殖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即使拋開食物來源的因素,鷹在捕食獵物的時候也不是每每得手,相反成功率非常低,往往低於50%,不難想像一次次的搜尋和俯衝卻又一無所獲,雄鷹麵臨的將是怎樣的尷尬。更嚴重的是,鷹的捕食過程是很危險的,在鷹接觸獵物的一瞬間對於速度控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對於一些缺少捕食經驗的幼鷹而言,稍有不慎便會直衝地麵並因此喪命。
如此看來,鷹的一生充滿了失敗,甚至每天都有可能承受失敗的結果,但鷹仍然堅持與失敗抗爭,這種失敗也沒有影響鷹的心情,反而在血雨腥風中化作了一座矗立不倒的豐碑,上麵鐫刻著勇往直前者的座右銘:永不言敗。
同理,一個人在職場中打拚,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遂心,誰都難免會遭受挫折與不幸,甚至失敗。比如,你的想法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公司裏其他人阻撓你的工作,當你試圖主動提建議時總是遭到白眼等,這些都是每個在職場上奮鬥的人都經曆過的挫折,是很難避免的。
有的人心理素質較差,意誌力不強,經不起一點點的失敗。在工作時一遇到挫折,就會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即使有好機會使問題出現轉機,也被這拉長的苦臉嚇跑了。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麵試、筆試,公司從300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10名佼佼者。
發榜這天,一個叫水原的青年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絕,回到家中便要懸梁自盡,幸好親人及時發現,水原沒有死成。
正當水原悲傷之時,從公司卻傳來好消息:水原的成績本是名列前茅,隻是由於計算機的錯誤,才導致了水原的落選。
正當水原一家大喜過望之時,卻又從公司傳來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簡單,公司的老板認為:“如此小的挫折都經受不了,這樣的人肯定在公司裏幹不成什麼大事。”
檢驗一個人,最好是在他失敗的時候,看失敗能否喚起他更多的勇氣;看失敗能否使他更加努力;看失敗能否使他發現新力量,挖掘潛力;失敗了以後,看他是更加堅強還是就此心灰意冷。
失敗算什麼?在挫折和失敗麵前,我們必須有雄鷹一樣永不言敗的心態:慚愧而不氣餒,內疚而不失望,自責而不傷感,悔恨而不喪誌。在失敗中踏出一條新路,才有希望摘取成功的桂冠。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邁克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呢?”
邁克在外祖母的勸說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莊園,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邁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急忙興衝衝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邁克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
很快,木炭就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