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乃是先天的神靈,天地還未完全之時就已成道。天道也不過是在他之後才慢慢的形成完善,有點心高氣傲也是正常。但是天道是大道演化,而他又依托天地存在,順天是在正常不過的。
劉裕沉思一陣很快就明白過來,眼神複雜的看了太虛一眼道:“太虛,你也不要和我耍小手段了。我劉裕的道豈是你能動搖的。”
太虛教主站起身說道:“就這樣說定了,地皇歸我地府,抵那元楚因果。”
劉裕點頭,太虛身化虛無消失不見。劉裕能感覺到她的離去,畢竟這洞府是自己的,外人在裏麵還是能感覺得到的。
想起太虛的樣子,他不由得嗬嗬笑了起來。這個太虛真是有意思,竟然以男身存在億萬年。要不是天道降劫,還不知她要頂著個男身到什麼時候。
天威大唐國發展的很快,國土已經擴展到萬裏方圓。國內賢士良將無數,五教門生也大都再朝為官,盡心盡力的輔佐國王。
這一年正是大唐黎安二十一年,明教掌教裳衣娘娘法駕降臨大唐國都天京城,都城上空祥雲陣陣,仙樂渺渺。八駿雲霞車輦出現,八匹神駿天馬由兩童子牽著緩緩的降落,車輦的兩旁何清皎羅清照侍立兩旁。
都城百姓齊齊的跪倒磕頭,高呼:娘娘聖受。
兩童子手中花籃灑下天花,淨瓶淋下甘露,天花增福加壽,甘露祛病消災。
掌教車輦在三丈高空停下,掌教弟子羅清照手捧掌教法旨,宣道:“大唐國主李明接掌教法旨。”
國王李明帶領百官一路小跑,在車輦法駕前跪下:“李明接掌教法旨。”
羅清照高宣:“大唐第一代國君李明,功德圓滿,明教掌教真人裳衣娘娘法旨,三日後到明教靜修,不得延誤。”
李明接旨謝恩,裳衣娘娘率弟子進入王宮。
“李明,都準備好了嗎?”裳衣娘娘問道。
“都已安排妥當,隻等時辰到了就安排傳位大典。”李明激動的說道。
“很好,你且跪下。”娘娘道。
李明跪倒在地,娘娘道:“你可願意如我門下修行?”
“弟子願意拜娘娘為師。”李明立馬磕頭。
“好,吾門下已有三位弟子,今為師賜你法名清塵。”
“謝師尊。”李清晨再次謝過師父。
夏裳衣再次囑咐一番,才返回明教。
李清塵送走師父之後,召來三公和國師商議傳位之事。
李清塵今年八十三歲,有子兩個,孫子七個。
人到齊後,李清塵直接宣布傳王位於次子李江,明日行傳位大典。眾人皆無異議一致通過。
話說這等事為什麼不和宰相等商議,而是找來國師三公。隻因那未來的天皇已經降生在次子李江家中,這事隻有這幾人知曉。
李江已有兩個兒子,在三年前又得一子取名李玄表字盛安。此字出生並沒有天生異象,也未降祥瑞。就連路文龍兗公淵等人也沒想到這就是未來的天皇,最後還是接到了劉裕的傳信才知道的。
兗公淵人快一步到李江家中收下此子,先了他人一步。
眾人也不嫉妒,紛紛道賀。教授天皇的功德沒了,不是還有地皇人皇嗎?不是還有五帝不是,所以也不著急。
他們卻是不知道,地皇的老師他們也做不成了。
在大唐的北邊有一個國家隻比大唐略小,國力也是強盛,叫做宋國。唐宋兩國交界,中間有山脈相隔,兩國力相近所以這二十年來並沒有發生大的摩擦和戰爭。
宋國的國王姓陳,叫陳元秀。建國和李唐在同一年,年號至德。
陳元秀雖然修為高絕,但是他卻是個喜好風雅之人,國家也被他治理的頗盛詩詞歌賦,就連大唐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在李玄出生後的第二天,陳元秀也的一孫子,取名陳厚,表字黎安。這個字卻是和李清塵的年號重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犯衝之事,所以大唐也就沒有計較。
不過正因這黎安倆字,那個孩子引起了大唐的注意。很快就有人發現,陳厚在出生後第二天就被一個神仙高人收為徒弟,那神仙是一美麗的仙子,這個仙子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全身衣服都是七彩輕紗,連蒙麵的薄紗都是七彩的斑點點綴。
仙子被陳元秀封為太傅,在王宮住了下來專職教導陳厚。
這個女子不是旁人,正是路文龍的舊識七彩孔雀孔霓。
話說那孔霓當年從劉裕的洞府離開之後,就返回到了天捷星上彭俊離開後空下來的老巢閉關恢複傷勢。經過百年的靜修終於傷勢盡複,便到朱雀派報酬泄恨。她原本就是朱雀城的修士,天書登記在冊之人,所以進出城池不受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