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栽花,少栽刺(1)(1 / 3)

——讚美與批評恰到好處

生活中,讚美不僅能改善人際關係,而且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情感世界。讚美的過程,是一個溝通的過程。通過讚美,得到了對方的欣賞和尊重,自己享受了自尊,成功和愉快,精神麵貌猶如芝麻開花,充滿著盎然的生機。

另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這個“過”怎樣指出來,也是一門藝術。批評他人時,一定要講究策略。一時衝動就口無遮攔,是十分愚蠢的做法。我們需要真誠地讚美,也需要善意的批評。

用真誠的讚美激勵他人

曾有一種說法一度頗為流行,那就是“讚揚能使贏弱的軀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懼的內心以平靜和信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實驗心理學對酬謝和懲罰所做的研究也表明,受到讚揚後的行為,要比換了訓斥後的行為更為合理,更為有效。關於讚揚為何能促使動物和人類獲得提高,這在科學上尚未完全搞清楚。不過,讚揚確實能釋放出動物和人類的某種能量來。

你如果通過真誠的讚揚來激勵對方,來給對方打氣鼓勵的話,那麼對方——無論是孩子、妻子、丈夫,還是下屬、上司、職工等都會自然地顯示出友好和合作的態度來。讚揚之於人心,如陽光之於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讚揚。這是出於人的自尊需要。經常聽到真誠的讚美;感到自身的價值獲得了社會的肯定,有助於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最有效的讚揚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最需要讚揚的不是早已美名天下揚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感很強、被錯當成“醜小鴨”的“白天鵝”。他們平時很難聽到一聲讚揚,一旦被人當眾真誠地讚美,就有可能尊嚴複蘇,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麵貌煥然一新。對於任何一個最值得讚揚的,不應是他身上早已眾所周知的明顯長處,而應是那些蘊藏在他身上,尚未引起重視的優美。這種讚揚,為進一步開發他潛在的智慧與力量開辟了一個新領域,有助於他在攀登事業高峰的征途上更上一層樓。

讚揚的效果還在於見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作為丈夫,當你下班後走進家門,看見嬌妻已經為你備好晚餐,你隻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說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餓了”,她一定會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飯飽之後才說一句“你今天回來得真早”,這時的效果,已經是雨後送傘了,她還能感受到你當時就有的那份親情麼?

某報社的老張是一名編輯,他總是勤勤懇懇地工作。在他生日時,全室人員為他慶祝,編輯部主任在祝詞中是這樣說的:“老張多年來勤勤懇懇地工作,甘於奉獻,卻從不爭榮譽,要功勞。在您生日之際,我代表全室人員向您表示祝賀!”主任的一番話令老張很感動,他認為這是領導對自己的肯定。

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屬住院了,領導親自去探望時,說了這樣一番話:“平時你在崗位的時候,感覺不出來你做了多少貢獻,現在沒有你在崗位上,就覺得工作沒了頭緒、慌了腳。你一定要安心把病養好!”

你把下屬當成左膀右臂,讓他也認為自己很重要,這樣讚揚怎麼不會贏得他人心呢?

稱讚的話一定要用詞得當。否則,讓對方聽起來不像是誇獎,倒更像是貶低或侮辱。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事與願違。所以在表揚或稱讚他人時也要謹言慎行,注意措辭,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幾條原則:

(1)列舉對方身上的優點或成績時,不要舉那些無足輕重的內容,比如向客戶介紹自己的銷售員時說他“很和氣”或“紀律觀念強”之類和推銷工作無關的事。

(2)你的讚揚中不可暗含對方的缺點。比如一句口無遮攔的話:“太好了,在屢次失敗之後,你終於成功了一回!”

(3)不能以你曾經不相信對方能取得今日的成績為由來稱讚他。比如:“真想不到你居然能做成這件事”,或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你恐怕自己都沒想到吧!”

總之,稱讚別人時,在用詞上要再三斟酌,千萬不要胡言亂語。

獨辟蹊徑,技高一籌

恰到好處的讚美其中奧妙無窮,“懂行”是一個重要法則。“懂行”的實質是抓住讚美的事和物的實質,不說外行話,讓別人聽起來在行、老練。許多人常犯外行的錯誤,見了什麼都說好,見了誰都說高,有的是不懂裝懂,有的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語言不到位,說不到點子上,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

做一個內行的讚美者,要懂專業知識。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工很細,各專業相對獨立,自成相對封閉的係統。如果知識麵狹窄,無疑就成了“門外漢”,找不到讚美的話題。如何令自己像個內行人呢?

首先,對某一行要有一定造詣,你的讚美才能令內行的人接受,並視你為知已。運用專業術語是一種技巧。俗語說,各行都有各行的行話。曲藝中有吹、拉、彈、唱,其中又有豐富的內涵;相聲中有說、學、逗、唱;圍棋中有邊、角、星、目等;書法中有筋、骨、神、鋒,這些都是某一領域中的“行話”。在一定的場合,你用專業術語予人以讚美,讓人覺得你是“圈內人”,你的讚美才會讓人覺得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