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的春節剛過完,一則消息頓時相差大江南北:政府用時兩個月,調兵遣將一舉平定西南叛亂,活捉匪首蔡鄂唐繼饒二人。
此時的袁世凱心情大好,召集手下一眾人等,雲集皇宮(這個皇宮就是原先的總統府新華宮)。前來參會的人對其大拍馬屁,同時也對袁克文嫡係部隊戰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各個上前交好這個未來的皇帝接班人。
袁世凱坐在長桌的主位上,笑嗬嗬的說道:“這次一舉平定西南的叛亂,全賴大家同心協力。尤其是首相段祺瑞和太子二人的密切協作,打出了我帝國陸軍的威風。可喜可賀啊”。
一番客套後,袁世凱說道:“現在內亂以定,我們就應該騰出手來,乘著歐戰的機會,大力的發展我們自己的實力。集結備戰,積蓄力量,收複失地。這點希望政府和軍部攜手起來。”
會後,徐樹錚找到袁克文。這徐樹錚進門就說:“太子殿下,這西南以及平定,國內再無戰事,是否應該騰出手來,加緊西北邊防督辦的建設,我這西北邊防督辦現在可是缺兵少將啊。”
袁克文笑了笑,接著拿出一個文件交個徐樹錚。說道:“徐督辦,先看看我這個計劃再說”?
徐樹錚也不客氣,起身接過文件,翻開一看,越看越心驚。看完後,用急促的話語說道:“這是真的”?
袁克文看著徐樹錚,認真的說道:“當然,這個計劃我已經準備了很久,但是開始實施不是現在,至少要等下半年才可以施行”。
“為什麼?”
“錢,我們剛打了一場仗,軍費有些緊張。同時南方並不太平,不要忘記了到現在馮國璋這個巨頭,並沒有向政府妥協。如果他不妥協,那麼還會有一場戰爭在等著我們。我們隻有解決了國內的紛爭,才有時間和精力來落實上述計劃。不過徐大將軍,你現在還是要盡快組建拉起一支騎兵師來,蒙古這個地方,不同關內,騎兵的作用比步兵大。”
徐樹錚聽完袁克文,高興點點頭。說道:“放心給我一年時間,絕對搞好一支騎兵師來”。接著不好意思的說道:“太子殿下,這軍費怎麼辦”?
袁克文想了想說道:“這軍費嘛就讓那些蒙古的王公貴族出,你手上不是有一個師的步兵嘛,讓他們在蒙古動起來,消滅那些鬧事的王公貴族,以後中國不會在有什麼蒙古王公了,他們的時代應該落幕了。不過有一點,一切繳獲按照規定來,到時由後勤部統一調撥”。
徐樹錚聽完袁克文的話,前麵高興,後麵有點失落,袁克文看著徐樹錚的樣子說道:“不要愁眉苦臉的,你放心等到時機成熟,你就是首任蒙古戰區司令。我想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我還等著徐大將軍為帝國收複失地的捷報”。
要說徐樹錚這個人,性格上是有點缺陷,但是在大是大非麵前還是有自己的主見。聽到袁克文這樣說,就鄭重的說道:“請參謀長等著我老徐的捷報把,不過還是要盡快,幫我把計劃當中的5個師的部隊調到蒙古,我等著大幹一場,收複我漢家失地”。
袁克文送走徐樹錚後,招來楊士奇,蔣方震和袁小文三人。等三人做好後說道:“我們先前製定的計劃,快要實施了,不過對於人選大家有什麼看法”?
三人低頭想了想後,楊士奇說道:“”按照計劃,劃分為9大戰區,在人選上,我們還是要照顧一下北洋老人的情緒,至少要拿出三個給他們,這樣可以做到平衡。具體的人員還看太子殿下如何決斷。
袁克文聽完後點點頭,接著說道:“具體有什麼人選,大家都說說”?
蔣方震這時開口說道:“如果按照能力來說的話,我們這邊李牧田,田博文,高強還有文浩然都可以勝任,老北洋這邊的話,徐樹錚,馮國璋,曹錕都還可以”。
聽完蔣方震的話,楊士奇搖搖頭說道:“其他的我都沒有意見,但是這個馮國璋不可取,這個人跟我們不是一條心,到現在都沒有發電支持政府,同時手底下的小動作不斷”。
這時袁小文說道:“馮國璋是個麻煩,對於我們的調令完全就是置若罔聞。再說在兩江地區又是帝國的稅賦要地,交給他太危險了。同時我聽說到現在馮國璋都沒有上交應該繳納的稅賦,政府派去的地方長官都受到排擠,根本無法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