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我是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將自我規劃進行實踐檢驗,也就是解決“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它是實現自我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通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經之路。
在前麵的章節裏我們談到,先要認識自我,之後要設計自我,而現在要解決的便是將設計付諸實踐——培養自我。否則,之前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設計便成了空話。
與此同時,時代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這就給青少年培養和發展自我發出了挑戰的信號。如何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如何才能實現自身價值,這些問題便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那麼,從哪些方麵進行自我培養,以及如何正確地培養和發展自我,這其中有什麼好的途徑和方法,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輕鬆一刻:信念二則
下麵是兩則關於“信念”小故事,可能會對青少年朋友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有所幫助,有所激勵。
一壺水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裏負重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麵孔。
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上學是我最大的幸福
小妹從小就有一個願望,長大了能夠讀名牌大學。
小妹沒有媽媽,是爸爸撿來的,爸爸是個盲人,小妹和爸爸感情很好,爸爸眼看著小妹一天天長大,很幸福,隻是到了要上高中,父女倆已經實在交不出這筆學費了。
爸爸最終還是籌了250元錢(這期間的痛苦已不是任何語言所能表達的),學校也力所能及為小妹減免部分學雜費,小妹進省重點讀書了。
小妹很開心,她怎會放過貪婪地汲取知識的寶貴機會。於是,每學期的三好學生名單中都有了她的名字。因為晚上熄燈後要借著宿舍外昏黃的路燈看書,眼睛迅速近視了,班主任幫小妹配了一副眼鏡,這是她所擁有的最昂貴的物品。
小妹貧血,因為每天隻吃兩頓,爸爸每次送來的黴幹菜,小妹都可以吃上三四個星期,葷菜小妹想都不敢想。
小妹很快樂,小妹考上北大了,小妹說:“我沒有什麼奢望,上學是我最大的幸福。等將來工作了,我讓爸爸好好享享福。”
小妹提前去北京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