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探索途徑,發展自我(1 / 3)

前麵我們按照培養的內容和方向,對培養自我的各方麵個性與品質做了分解,但要做到正確科學的培養和發展自我,還必須獲取恰當的途徑。在這裏給大家介紹6種常見的可行的途徑,希望能夠引領青少年去正確地培養和發展自我。

終身學習與實踐

1.終身學習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活到老,學到老”。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倡導終身學習。所謂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它包括:

無限學習:人生是無限可能的藝術,人有無窮的潛能,隻是每個人開發潛能的程度不同。終身學習就是無界限的學習,要打破界限,跳出思考框架來學習。

自覺學習:經營自己的人生要回到原點思考,了解到自己是誰,在人生旅途中想得到什麼,自己的優點及弱點有哪些。因此,覺察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反省檢討自己的心結在哪裏、盲點是什麼、有哪些設限需要突破,是自我前進的關鍵途徑。

流通學習:由於流通的年代來臨,故步自封的人將難以適應這個年代。有一句話說:“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分享重於擁有的價值觀已開始流行,與人分享愈多,自己將會擁有愈多。

快樂學習:人生的旅途充滿逆境與困難,因此有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實,人生可以是很美好的,但關鍵是自己內心要有快樂的源泉。終生學習就是要快樂學習,開放心胸並建立正確的心智模式,透過學習讓自己完成心理準備,足以適應各種挑戰及挫折。

改造學習:改造包括心智模式的轉換及思維模式的改變,這種改造的效果往往是巨大的。

網絡學習:一方麵是指個人要善用因特網來進行實時學習,另一方麵則是透過人脈網絡的建立,來分享彼此的經驗與智慧。

國際學習:今天,我們麵對的是無國界管理的時代,不論是商品、技術、金錢、信息、人才等,皆跨越國界流通。因此,身為現代的青少年的我們,學習的空間也隨著無國界的擴展而更大,了解跨文化的溝通及內涵,學習與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人合作,開創全球化的生涯。

自主學習:由於每個人有各自的人生遠景目標,因此,在個人進行自己的生涯規劃時,更要自主地選擇學習項目,安排自主學習計劃,以迎接各種挑戰。

2.反複實踐

社會生活實踐領域很廣,主要有社會活動、生產活動、科學實驗、文化、文學藝術等等。實踐活動是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紐帶。人通過實踐活動,將外界事物反映到我們的大腦,達到認識世界,形成客觀世界的目的。社會世界決定著人的個性形成。

對於沒有走上社會的青少年來說,除了課餘時間參加少量的社會事務之外,如公益活動,社會實踐更多的是通過家庭、學校影響著他們。而走上社會的青年,為了適應日益擴大的生活領域,在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中,反複學習擔當新角色應有的行為方式和對人對事的態度的過程中,形成或改變、培養或完善著某些個性特征。

可見,無論是認識自我,設計自我,還是培養和完善自我,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並將學習所得用於實踐進行檢驗,再學習,再反複實踐。學習與實踐是真正了解自己,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並不斷的完善自我所必須要做好的頭等大事。

家長和教師的引領

雖然家長和老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他們對青少年的培養和發展都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1.家長的引領

家庭的氣氛,父母的素質,家庭其他成員的言行,都是孩子接觸最早,也是最多體驗最真實的東西,它們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孩子個性的養成,有的甚至就是父輩的翻版。

比如,我們拿“家長對孩子性格的影響”來說,有的家庭裏,夫妻之間表現得彬彬有禮,和藹可親,家庭成員對鄰居和氣,處事通情達理,那麼孩子也就善與人交往,團結夥伴,性格很好。

而有些家長言行粗魯,互相爭吵成風,與鄰裏不和,那麼孩子也常常會蠻不講理,出言不遜,性格暴躁。有的家長不尊敬老人,甚至虐待,孩子也跟著學,慢慢則可以認為人老了無用,從而對老人冷酷,缺乏同情心,性格古怪。

再比如,父母對待子女不公平時,受偏愛者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等表現,受冷落者則容易有嫉妒、自卑等表現。再如,有的父母喜歡女孩,讓男孩子從小扮演女孩子的角色,著女裝,和女孩子在一起玩,稱他“妹妹”。久之,男孩子在心理上以女孩自居,長大後便會形成許多女孩子的特征,缺乏男子風度;相反,有的則反其道行之,讓女孩子慢慢形成男孩子的動作和性格。

由此可見,家長在培養孩子個性與氣質的形成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得好,便可以成功;“引”得不好,會失敗,會使孩子走彎路,甚至誤入歧途。對於這點,青少年朋友應該根據自己所學所見,學會分辨是非,什麼是可以學的,什麼是不能“拿”來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