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開疆拓土 第二百六十三章爭鬥(2 / 2)

“對,我們要找的還有許多,這些東西都特別耐旱,而且產量很大。有了他們我們大唐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了,而且對於人口的增長也畢竟是個很大的助力。帶著你們不遠萬裏遠涉他鄉,就是要讓你們看看,這個世界除了我們大唐還有更加廣袤的土地。這裏將來也畢竟成為我大唐的屬國。即使無法控製,我們也要把大唐的子民帶到這裏落地生根。”

“元帥,我們把人帶到這裏可那時候我們根本就管不到這裏啊。”

“朝代的更迭,興亡自古以來就是定數。今天有我們在大唐乃是不可一世的帝國,可我們這些人全部死光了,後世子孫如果不努力我們大唐就會轟然倒塌。將來不管是誰統治了天下,我們隻需要知道我們大漢民族還在就行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一個不甚就全部打爛了。就像昔日的匈奴,今日的突厥一樣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可我們把大漢民族灑向全世界,即使某一處的人滅絕了,我們還有更多的人存在。除非這個世界滅亡,要不然我們大漢子民永遠不可能被消滅。”

龍飛宇的這些話有些前衛了,不過不可否認這些人全都聽得懂。他們之中或多或少有人念過書,讀過曆史。知道中華文明史的風雨飄搖。

這些話對於統治著來說就有些大逆不道了,可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卻覺得這種說法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想著覆滅人家的國家。

別人肯定也是同樣的想法,龍飛宇的政策支持生養,諾幹年後他們的後代就是一個族群。將來散到世界各地,就算其中某一支分支被人滅了,其他的依然存在。

自己能不能效忠,能不能名留青史那是這輩人的事。可能不能子孫綿綿,那是後代人的事,龍飛宇現在著手替他們解決這個問題,除非別人是個傻子,要不然肯定可以看到其中的好處。

而龍飛宇自來到這個事世界十二年來,他與李世民的關係更像是一種合作。一個是為了民族的強盛,一個是為了國家的強盛,從出發點上他們兩個是一致的,一拍即合。所以這些年來相互之間雖然經常鬧得不太愉快,可誰也離不了誰。

李世民離了龍飛宇就沒有了大唐如今強盛的局麵,而龍飛宇離開了李世民,這一身抱負就胎死腹中,無處施展。

一群人給自己碗裏添滿了水,一邊喝一邊激動的道:“元帥說的對,這次回去我就可著勁的生孩子,等我年紀大了就把我的那些子女放逐道世界各地去。”

“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日我帶你們處理隻是串個門,認個路,他日你們再來的時候可就不止這些人馬了。這一路走來,我帶你們去的那些地方都是一些無人到達的禁區,你們可以盡情的在哪裏策馬奔騰。”

龍飛宇的話把一群人引向了不久的未來,一群人安安靜靜的坐在殺他上展望未來。

就在此時,負責巡邏的士兵忽然跑了過來道:“元帥,那些人穿著奇形怪狀的衣服,帶著兩三千人馬殺來了。”

“領頭的是什麼人?”

“不認識,不過隨他一起來的是今天被咱們修理過的那個領頭人。”

另一邊龍飛宇去的那個山寨也有人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那個壯漢,顯然壯漢是族中主事之人,聽到消息,匆忙集合族中部眾,帶領著族中的五六百人馬朝著沙灘的方向奔去。

隨著幾聲號角響起,那些士兵迅速的起身,在沙灘上排列整齊,整軍備戰。

而那群前來挑釁的印第安人,剛剛走出叢林,映入他們眼簾的就是對方整齊的軍陣。

那領頭的男子掃了一眼對方的軍陣,忽然暴怒了起來,怒瞪著那帶路的男子一陣嘀咕。

不用說,那那領頭男子就是在責怪引路男。按照引路男的解釋,對方隻有五六百人。聽到對方的人數他們才開始集結,這近三千人馬幾乎是族中所有的部眾了。可看著對麵整齊的軍隊,少說也有五六千之數。

他們的人馬稍顯不足,不過不等那頭領有所動作。對麵軍陣忽然飄來一大片黑雲,緊接著箭矢從天而降,瞬間衝進了印第安人的隊伍之中。

顯然龍飛宇他們是不會害怕戰爭的,長期以來他們都是戰爭的締造著。隨著一陣慘叫聲落幕,唐軍的軍陣忽然整齊的衝殺了過來,剛剛擺脫弓箭的印第安人還來不及反抗,就被一群人衝散了陣型。

拿著武器前來援助的壯漢,此時正呆愣愣的看著這一麵倒的戰爭。原本他們以為這些唐朝人會吃虧 ,可看到唐朝人的軍隊之後他們覺得自己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