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往事 第17章:破關(2 / 2)

“臣等無能。”朝廷大員們隻能將頭埋得更低。

“一幫廢物!”

殿下無人敢接話,半晌過後,王齊終於站了出來:“陛下。”

皇帝抬頭看見王齊出來終於有了點精神,略微坐直身體道:“王愛卿起身,快講。”

“陛下,微臣的方法也隻是萬不得已的保命之法,還請陛下莫要怪罪。”王齊沒有抬頭,依然彎腰看著自己的朝靴,他的聲音幹淨脆亮,讓泥潭裏掙紮的皇帝都感到清爽。

皇帝心情有絲好轉,不敢怠慢難得有了主意的臣子,答應的非常幹脆:“王愛卿快講,朕恕你無罪。”

王齊提高了自己的音量:“為今之計,守住禾青關和山海關才是第一要事,而之前我們依賴天險,兩關駐兵十分散漫無力,若是北周突然進攻,我們根本無法做長期抵抗,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先山海關的兵力調往禾青關,做預備之用,然後……”王齊緩了一會,聲音開始柔緩:“微臣認為……我們應該調取部分寧陽軍力到禾青關和大興城,一為地域邊患,二為穩定城內安定。”

寧陽是皇帝四年前將全國的半數精兵安插此處,就是為了看住九王。

皇帝聽完後沒有作答,左手放在膝蓋上,手指有節奏的敲著膝蓋,這是他思考時的小習慣,但也有可能是發怒前的預兆。

王齊托著玉圭的雙手有些酸澀,但他不敢動,這是關鍵時刻,保不齊自己的腦袋也會和李達夫一樣掉在這裏。

“周濤。”

“臣在。”前排身著紫色朝服的老者員站了出來——是正三品的兵部尚書。

“你去安排,先抽個……三成。”

“臣遵旨。”

皇帝抬手示意太監傳話,一旁的太監站出來細長的聲音拖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王齊舒了口氣,他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王齊走在重臣後麵,孤身離開,外麵的日頭當空,有些灼眼。

王齊講玉圭插入腰帶,宮門口的小廝早已準備好馬匹站立等候,看見王齊過來,彎腰作揖:“老爺。”

王齊接過韁繩翻身上馬,剛坐穩身後傳來正二品中書令崔九閣的聲音:“王侍郎。”

王齊停馬轉身:“崔宰相。”

“王侍郎今日可謂是大放異彩啊,後生可謂啊。”崔九閣已是六十三歲的高齡,活到這個年歲的都不容易,崔九閣依然老當益壯,把控著朝廷,崔九閣五十三歲坐上中書令,五十六歲為宰相,把控朝廷整整七年,皇帝從來不問世事,朝中上下全都為其馬首是瞻,王家嫡係幾乎占盡朝廷重要油水官職,當真這大昭王朝的第一世家。

“晚輩也不過是常規之策,隻是我膽子大,講了罷了。”

“總比那群啞巴好啊。”

王齊附和笑了兩聲避開這個話題:“聽人說宰相前些日子納了一房美妾?”

崔九閣挑眉道:“怎麼?王侍郎感興趣?”

王齊連忙擺手:“不不不,晚輩怎敢,隻是聽聞您這房妾室是第一名伎柳眉生,當年有人出千兩白銀求其初夜也隻得她一個白眼,沒想到宰相竟然能納其做您的小妾,倒是令晚生羨慕啊。”

崔九閣聽罷爽朗大笑:“王侍郎深得我心啊,改日定請侍郎來我家做客,順道挺一下這天下第一伎的絕妙琴音。”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齊讓路讓崔九閣先走,待崔九閣走遠,一旁的小廝忍不住開口:“老爺,這柳姑娘不是青樓藝伎賣藝不賣身嗎?這老貨可真不要臉,一把年紀了還糟蹋人家姑娘。”

王齊清亮的聲音透著冷意:“多是被青樓媽媽賣給了宰相。這人啊,總是不知足,色字頭上一把刀,老東西可別還沒等殿下打回大興自個兒就先死在床上了,到時候還累的身下姑娘背個克夫之罪。”隨後馬蹬親踢馬腹,踏馬回府“走吧,終歸是他人的家務事,我們也管不著。”